呼和浩特一小伙用3D打印技术做假肢送残疾人

21.08.2015  17:05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首席记者 邢占国) 用时半年,小伙贾爱楠用3D打印技术将他构想中的假肢变成了现实,17日,他将会动的假肢免费送给了回民区市民服务中心一位残疾人朋友。贾爱楠说,不是为盈利,是想把这门技术变成实物帮助需要的人。

  26岁的贾爱楠来自锡林郭勒盟,几年前大学毕业后回到锡盟一家企业工作,接触到3D打印技术后,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4年,他来到呼市。贾爱楠大学所学专业为机电一体化,其中三维软件制作这门课程与3D打印技术有很多关联之处,他就开始用大学学到的知识试着研究这门技术,准备打印出现实的物件。

  半年前,他有了一个想法,制作一只假肢帮助残疾人。经成百上千次绘图制作,他绘制成了一只假肢图形。他想把假肢用到实处,便与呼市残联新闻促进会取得了联系,联系到了回民区市民服务中心的刘先生。刘先生生性乐观,听到贾爱楠的介绍,要通过3D打印技术为他免费制作假肢,他欣然同意。

  贾爱楠测量了刘先生的手指长度和手掌宽度,通过电脑做出了这只假肢的物理结构,将模型传到3D打印机里,打出假肢实物。贾爱楠说:“目前打出的假肢材质是塑料的,市场上还有树脂材质的,3D打印技术打出的假肢造价在200元左右,而之前市场上销售的假肢有些过万元。

  记者看到,贾爱楠设计出的假肢戴到刘先生手上,能够自如抓起水杯、矿泉水瓶,甚至能轻松拿起打火机。贾爱楠介绍,通过3D打印技术做出的假肢可拆解,手指坏了可拆开螺丝,换上新的手指。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