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

05.02.2015  18:08

农业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传统依靠扩大种植养殖规模等方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路子已行不通,提高效率成为必然选择。流通领域大有可为。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快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

  对此,研究人士表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并对农产品流通作出明确规划,显示出国家对农业发展及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视。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意义重大。

   农产品流通步入新常态

  “农业发展方式的变化必然改变农产品流通方式。”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看完中央一号文件之后,向国际商报记者道出了自身感受。

  中央一号文件在1982年~1986年连续5年聚焦“三农”,2004年~2015年连续12年聚焦“三农”,强调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洪涛表示,我国粮食产量已实现“十一连增”,数量和规模都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在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发展也步入新常态,农产品流通也要随之步入新常态。

  “农业单纯依靠产量的时代已经过去,强调质量和效益成为农业转型的重头戏。”洪涛表示,这体现在农业生产、流通等环节,尤其是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农产品流通环节,至关重要。

  在商务流通领域,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质量主要体现在食品安全上。”洪涛表示,食品安全既体现在质量安全上,也体现在数量安全和品类安全等方面。在食品质量安全上,需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可追溯体系,并且“三品一标”(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将是未来农产品发展的主要方向。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直面的重大考验。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大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小青表示,在“双重挤压”和国内农业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保障粮食安全,除了需要依靠生产和储备,还需依靠贸易来保障。通过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同时出口国内供给充足的农产品。

   向流通体系要效率

  “与以前相比,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农产品流通环节更突出公益性和环保性。”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农业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传统依靠扩大种植养殖规模等方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路子已行不通,提高效率成为必然选择。其中,流通领域大有可为。

  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曾表示,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过路过桥费已占到蔬菜利润的50%左右,加上各项成本,本已微薄的利润被再次削薄。

  这不是个案。数据显示,我国的流通费用占国内GDP比重为18%左右,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一般在10%以下。且由于冷链条件落后等原因,我国农产品产后损耗十分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其中,果蔬每年损耗金额达1000亿元以上。

  赵萍指出,农业如果向流通要效率,必须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加强农产品骨干网络建设,推动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二是完善冷链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改变物流模式,创新推进产销对接等模式;四是为流通环节从业人员减负,突出公益性。

  “要突出公益性,就得实实在在地降低流通环节从业人员的成本。”赵萍表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清理整顿农产品运销乱收费问题,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动市场统一。同时要从生活成本、社会保障等方面切实减小批零等市场环节从业人员的生存压力。此外,还要突出流通体系的环保性,包括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整合改造、功能提升,推动转型升级,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提高标准化水平,减少流通环节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