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两级法院“百日执行会战”共执结案件2688件
原标题: 呼市两级法院“百日执行会战”专项活动收官
共执结案件2688件,执行到位金额28.78亿元
2月1日农历小年的这一天,老马等22户业主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法院执行局的民警手中接过500余万元执行款。至此,涉及22件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案件结案,一起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得以化解。
这是呼和浩特市两级法院“百日执行会战”专项活动中的一个场景。
2015年10月20日至2016年2月,呼市两级法院开展了“百日执行会战”,共执结案件2688件,执行到位金额28.78亿元,其中执结涉民生案件294件,执行到位金额1908.71万元,“百日执行会战”圆满收官。
2015年5月1日,立案登记制全面施行,执行案件申请立案数量随之大幅度增加,进一步增加了法院执行工作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呼和浩特市两级法院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百日执行会战”专项活动。据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董秉惠介绍,活动确定3种类型案件为重点:执行拖欠工程款,拖欠劳动报酬和农民工工资案件,拖欠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案件,拖欠交通肇事赔偿费用、医疗赔偿费用、人身损害赔偿金等涉及民生案件;执行涉党政机关等特殊主体案件;执行其他具备执行条件的未结执行案件。
他们在涉及民生案件的执行过程中,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立案、执行、救助“三优先”措施,提升了执行效率,成果显著。其中,武川县法院在被执行人财产不能及时变现的情况下,通过协调当地政府垫付的形式,使70余名四川籍农民工的45万元工资款全部得到清偿;新城区法院积极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通过从案外人处提取被执行人房屋租金收入的方式,妥善解决了陈某等380人群体性执行案件,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同时,针对部分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申请执行人又面临生存、生活困难的涉及民生案件,法院充分运用司法救助资金,及时为申请执行人提供救助。专项活动开展以来,法院共对49人次进行了救助,累计救助金额近160万元。
在执行积案的过程中,他们对“老赖”运用罚款、拘留、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有力地打击了规避执行行为,促进了案件执结。专项活动中,呼市两级法院累计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9人次,采取罚款措施5人次,罚款金额50万元,司法拘留167人次,限制出境3人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54人次。(记者郑学良)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