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造血式扶贫"助14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30.12.2015  19:18

赤峰市"造血式扶贫"助14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今年,赤峰市通过三链式互助扶贫、先建后补扶贫等多种措施,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帮助14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赤峰市翁牛特旗东他拉村的村民申宝有,这些年一直在外打工,最近打算回乡发展产业,可是一没资金,二没抵押,银行不给贷款。今年,翁牛特旗东他拉村推出三链式扶贫模式,富裕户与穷亲戚结成互助组,形成亲情链,让有经济基础但缺乏劳力和土地的富裕户与有劳动力,有土地的贫困户结对,各取所需,形成户需链,其他贫困户由村干部和党员帮扶形成责任链,这样的扶贫模式,让申宝有的贷款有了着落。“村委会的领导呢,他能给我担保,我这说良心话来讲也挺能干的,也不是那稀里糊涂人,农民就得干活,不干活能收入吗。

今年,翁牛特旗投资3690万元在82个重点贫困嘎查村因地施策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推广了三链式互助扶贫、一主四托、先建后补等扶贫开发模式,针对每个嘎查村、每个贫困户都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做到每个贫困嘎查村都有发展规划和帮扶计划,每个贫困户都有具体帮扶办法。翁牛特旗扶贫办副主任杨旭:“所有的扶贫项目,农牧业项目都是围绕产业来发展,争取做到一乡一品,一村一业,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一到二项产业项目。

除了三链式互助扶贫、一主四托、先建后补等扶贫开发模式,赤峰市还启动了百企百村互联共建工程,100家企业和100个贫困村结对子完成帮扶共建项目的选项规划。通过这些扶贫措施,力争年内完成14万人稳定脱贫的既定目标。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冯树鑫:“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了解我们贫困的状况,了解扶贫开发的政策,我们构建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一个大扶贫工作的格局。”(内蒙古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