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把握扶贫改革着力点 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
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要求,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锡林郭勒盟全力推进产业扶贫新模式。2018年,全盟计划有5718人国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其中通过发展生产和转移就业脱贫3775人,占比66.02%。.
(一)养殖业方面。重点发展肉牛养殖、肉羊养殖,主要通过入股合作、托管托养等资产收益形式带动贫困户。
“点菜式”扶贫深受贫困户欢迎:各旗县在产业扶贫方面均推出了“点菜式”模式,给贫困户提供“菜单”,让贫困户自主“点菜”,能充分保障贫困户因地制宜符合实际的发展产业。目前,苏尼特左旗“菜单”有“5大类18项”、多伦县“菜单”有“6大类27项”,正镶白旗推出“8个路径18项”产业扶贫“菜单”,涉及养殖、种植、基础设施等方面,贫困户可选余地较大,受益较快。
托管托养模式:针对无劳动力或有基本劳动能力却因缺乏资金、技术、项目的贫困户,通过“政府补贴+龙头企业+建档立卡户自筹”的形式,采用公司集中饲养的“托管”模式发展肉牛养殖,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目前,太旗依托华润五丰、中畜蓉泰牧业等企业,采取“托管”的方式,为8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托养安格斯基础母牛1495头,户年均增收2750元。为77户建档立卡户托养察哈尔基础母羊770只,户均增收3000元。
“资产收益型扶贫”保障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结合“减羊增牛”政策,重点扶持2家积极性高、责任性强、带头能力较好的专业合作社。目前,通过“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投入327万元,扶持带动2个苏木镇的109个贫困户入股合作社,每年户均分红3000元,连续分红3年,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二)乡村旅游方面。重点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积极鼓励、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转变观念,通过兴办牧人之家(农家乐),发展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利用土地、房屋入股和打工就业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逐步解决了农牧民就业,拓宽贫困户致富门路。
元上都遗址旅游区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旅游扶贫带动中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通过提供岗位、对口指导、经济支持等多种方式帮扶周边11户(34人)贫困户就业,并对周边农牧户有重大疾病或残疾的给予相应的帮助,共补贴大病或残疾10户(10人)。
苏尼特右旗推出“周末苏尼特牧户体验点+贫困牧户”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自2016年启动至今,苏尼特牧户体验点由最初的6户发展至26户,体验点采用一户一品、牧民自家经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政府通过资金引导的方式,要求每个牧户体验点至少带动一个贫困牧民,让其参与到体验点的接待服务、餐饮制作或屠宰牛羊等工作中,有效帮助了贫困牧民就业增收。
(三)光伏扶贫方面。锡林郭勒盟将光伏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和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对列入国家光伏扶贫实施范围的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和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进行扶持。在太仆寺旗、正镶白旗和苏尼特右旗等3个国贫旗县实施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发电收益形成村集体经济,通过开展公益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奖励补助扶贫等途径,确保118个贫困嘎查村,42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光伏扶贫实现增收。
(四)电商扶贫方面。以贫困县、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引导和鼓励第三方电商企业建立电商服务平台,促进商品流通,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拓宽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渠道,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正蓝旗、太仆寺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被列为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县。目前,正蓝旗已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各1处,建设完成67个基层服务站点,惠及贫困嘎查村15个,覆盖贫困人口1312户2975人,占全旗贫困人口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