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适合内蒙古防艾模式
内蒙古晨报 记者 甄海霞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记者从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我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报告数量依然呈明显上升趋势。人群主要以中青年为主,累计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85%的病例为青壮年,男性、低文化程度者居多,20岁以下低年龄组的感染人数有所上升;今年1-10月报告的病例中青年人比例较去年同期略有提高。发现的病例中职业成多样化。除以往的家政家务及待业、农民等职业继续保持高发外,在青年学生、干部职工和工人等人群的比例有所上升。
今年1-10月报告的病例经性传播达到90%,已成为我区的主要传播途径,尤其是男男同性性接触传播比例逐年上升,现住在我区的同性感染的比例达到47.7%,大部分盟市发现的病例同性传播已占多数;但经采供血途径传播的艾滋病已得到有效控制。
防艾形势严峻
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自治区政府在今年5月适时调整了自治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自治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也进一步根据实际需求和工作特点调整了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职责,这对自治区在新形势下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尤其是综合防治机制的完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根据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统计,全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妇幼以及疾控机构每年开展艾滋病检测人次数已经超过100多万,2013年的检测人次数覆盖全区人口的6%左右,而且每年的检测人数不断上升,为及早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奠定基础。
目前全区有84%的艾滋病感染者,93.8%的艾滋病病人进行医学随访,有效进行了传染源的管理。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延长感染者和病人的生命。截止到2014年10月,我区已经累计治疗符合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813例,正在治疗人数也达到690人,75%以上的符合治疗条件病例得到治疗,91.9%的治疗病例病毒得到成功抑制。
此外,每年对暗娼、吸毒人员、男男性接触人群等高危人群进行行为干预工作,每年干预20万余人次;对经吸毒等途径传播艾滋病采取有效措施,截至10月底,全区建立的10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累计治疗5335人。由于自治区加强了对献血人员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经采供血途径感染的病例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区近几年发现经采供血途径感染的艾滋病病例均为既往感染病例,而且数量有大幅度降低。虽然在吸毒人群的检测力度增加,但近五年发现的经吸毒途径感染的病例略有增加,增长趋势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