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推动国有林区改革平稳有序发展

17.03.2017  02:01
     2016年初,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工作小组共同批复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3省(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国有林区改革全面进入实施阶段。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为推动林区转型发展建言献策。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提升森林质量、退耕还林还草、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等工作部署,都与龙江林区发展息息相关。”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委副调研员谭志娟说,国有林区改革,在林区人民广开思路、多措并举的基础上,需要国家给予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伊春市委书记高环建议,尽快落实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提出的相关政策,支持森工林场(所)撤并移民。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柏广新建议,提高天然林保护补助标准,逐步建立起一套既有利于严格保护天然林又有利于改善林区民生的政策体系,重点统筹考虑提高国有林管护费、林区职工社会保险、政策性社会性支出、医疗卫生等补助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教授杜婕说,全面停伐后,一些林区职工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通过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职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要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把更多的森林保护起来,同时林区要谋求转型发展,让职工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巡视员张学勤说,国有林区改革启动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截至2016年末,林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累计接待游客1630万人次。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强资金和技术扶持,初步形成了分工明确、产业特色突出的发展格局。下一步,林区将围绕发挥绿色环保优势,加快产业转型,着力构建产业经济发展新模式。(中国绿色时报  记者 王钰 张一诺 张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