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看,那村那水那路

18.04.2015  11:11

   【主持人语】

  水和路,一度困扰着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耗赖山乡耗赖山村和包头市土右旗明沙淖乡贺成全村、沟门镇威俊村村民的生活,也成为制约当地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瓶颈”。

  “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深入实施,让这几个村子发生了巨变:家家户户通了上下水,一拧水龙头,清洌洌的自来水倾泻而出;又脏又臭的“龙须沟”变身水泥路,接通了农产品外运的致富路……

  春和景明时节,本报记者来到两地村民身边,和他们拉家常,说心事;盘点过往,憧憬未来。

本期主持人:高雪芹

  原标题:看,那村那水那路

   最高兴的是屋里通了下水道

  记者:包塔娜 贾永强

  时间:4月12日

  地点:耗赖山乡耗赖山村

威俊村的道路一直延伸到山脚下。记者 吕学先 摄

贺成全村村民李润生说:“再有三五天水就接进来了。” 记者 吕学先 摄

武川县圪顶盖村村民贺瑞打开水龙头清洗盘子。记者 贾永强 摄

  午后的耗赖山村静谧安详,在一幢幢错落有致的灰瓦黄墙村宅中,一条水泥路蜿蜒而过。

  尚和平的家就在村口。记者到他家时,他刚吃过午饭,正在厨房收拾碗筷。粘着油腻的盘碗放在洗碗池中,水龙头一拧,哗哗哗……自来水倾泻而出,滴上几滴洗涤液,尚和平麻利地清洗起来。

  受益于“十个全覆盖”工程,55岁的尚和平去年底搬进了新居。新房子宽敞明亮、功能齐全,最让他高兴的是屋里通了下水道。

  “以前早起头一件事就是倒便盆和脏水。”老尚说:“没有下水道,脏水不是泼在院子里,就是倒在门前的土沟里。夏天蚊蝇乱飞,冬天污水成冰,臭得很!”

  下水道一通,老尚在厨房装上了洗碗池,卫生间里的洗衣机、坐便器、洗漱池布置井然,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以前洗个澡得跑几十里地到县城,一年也就洗一回。现在好了,想啥时候洗就啥时候洗,城里人也就这个条件吧?”老尚还说,以前,住惯城里的女婿每次来都不愿多住,嫌不方便。自打通了下水道,女儿女婿经常回来,一住就是好几天。

  “对了,这事儿咱得跟记者说说:我们村里的3个公共浴池也快开业了。屋里有水冲厕,村里有洗浴池,搁在过去,这是不是叫‘白日做梦’?”

  记者:吕学先

  时间:4月13日

  地点:明沙淖乡贺成全村、沟门镇威俊村

  “这变化就是骑上马也追不住!”住了几十年走风漏雨的旧房,贺成全村的李润生老汉执意让记者看看他的新家。

  “再有三五天,自来水就接进来了。”指着卫生间和新买的洗衣机,李润生很兴奋:“原来全村也没个厕所,现在厕所盖进家里了,大小便都不用出门。唉,活了64岁,就盼着好好洗个澡。”

  水,一度是村委会主任王鹏飞最大的心病。“过去不要说用水,连喝水都成问题。乡里的自来水管网经过7个村,到这儿是末梢神经,一年能有5个月通水就不错了。水不够用,就直接饮用露天井塘蓄下的黄河渗水,水质差不说,每逢刮风下雨,水都成了浑水、臭水,别说人喝,树都浇死了。外面的人不敢来,一喝水就拉肚子。”

  “去年,新换的自来水管网直接接过来了,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王鹏飞一脸轻松。

  从贺成全村出来,记者驱车赶往沟门镇威俊村。虽是行色匆匆,河槽两边新修的柏油马路和威俊村高大巍峨的门楼,还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原来这河槽里呀,到处都是垃圾,死猪、死羊都往里扔,臭气熏天。整治后,清水常流,真正是依山傍水啦。”威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憨民说:“借着河槽整治,我们改造了老化的自来水管网,给每户修了下水井,安装了智能水表。村里还成立了保洁公司,现在路上掉一丁点纸,村民都要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