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大病保险要由市场唱主角

28.07.2015  12:27

  据《北方新报》报道,今年起,我区健全全民医疗保险体系,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今年,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3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其意义不单单是减轻了就医负担,更在于以下3个方面:其一,彰显了政府普惠民生的兜底责任,使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有了活下去的尊严;其二,用市场的办法解决看病难问题,是医疗管理模式的有益创新;其三,打破并缩小了城乡公共医疗服务短板,有利于加快城乡基本民生均等化。

  大病保险承载几多期许,要让这块民生蛋糕散发出更加幸福的味道,关键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积极性。筹资标准决定保障水平,对政府来讲,最紧迫的任务是如何来统筹运作好资金。一方面要拓宽筹资渠道,提高统筹层级,尤其要依托公共财政兜底,切实把资金盘子做得更大,增强整体互济能力;另一方面要有效盘活存量资金,并加强对商业保险机构的监管,让有限的资金实打实地用在刀刃上。

  推进大病保险,应让市场在医疗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大病保险由商业保险机构操作,鉴于其逐利性的特点和基本保障公益性的属性,关键要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最佳结合点。由此来讲,既要提高准入门槛,在充分竞争中形成百花齐放的参与格局;也应坚持市场规则,用更完善的制度、更有力的监管,在发挥好商业保险专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让参保人员在两次报销中多受益。

  让市场在大病保险中唱主角,还应将相关的政策配套、服务配套措施紧紧跟上。比如,加快建立常见病种尤其是重大疾病的诊治规范和临床路径,并以此为基础完善病种费用支付制度,让报销比例在实际操作中更为规范化、透明化;又如,开设重特大疾病诊疗的绿色通道,尤其要完善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加快实现区内直报和跨区就医即时报销。只有这些都做到位了,才能真正让患者少掏钱、看好病,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文/徐剑锋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