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营改增“三重”改革效应凸显 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来,营改增释放出的“溢出、融合、提升”三重效应,给通辽市地方企业增添了新活力,规范了市场运行秩序,有效消除了生产和流通环节重复征税现象,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为通辽市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溢出——促进创业梦想变成现实。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来,全市国税机关累计为试点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0186份、税额7144万元;一年多来,全市共有155871户次起征点以下试点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免征增值税超亿元,营改增营造出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有效扶持了小微企业发展,使小微企业生存能力普遍增强。2016年5月至今,新登记营改增纳税人18161户,较去年同比增长43.15%,平均每日新增纳税人10户,创业热情持续高涨。
融合——三产结构得到优化调整。 营改增通过统一税制,贯通服务业内部和二三产业之间抵扣链条,从制度上消除了重复征税,使税收的中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激发了产业活力,上下游企业间互促互利的新局面逐步形成。数据显示,该市三产比例由14.4:50.5:35.1调整到13.4:50.2:36.4,结构比例趋优,同期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提高了1.3%个百分点,保持了相对较快增长,这与税制改革推进产业分工和服务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密不可分。目前,除铝后加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玉米生物等工业主导产业外,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也在不断壮大,发展势头强劲。
提升——产业分工协作更趋合理。 营改增彻底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企业购买服务成本下降,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导向,有利于服务业规模扩大和专业化程度提升。一方面,试点纳税人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形成了设备升级改造而实际税负减轻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推动服务外包,形成主辅分离,一些企业将内部服务环节从主业中剥离出来后,更加专注于专业服务,成为效率更高、专业更强的创新主体,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分工优化,带动了制造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