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开展夏季救助工作
夏季来临,赤峰市气温不断攀高,为做好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及流动困难群众的防暑工作,确保他们得到及时救助。赤峰市救助站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积极努力做好“人性化救助,亲情化呵护,规范化服务”工作。自6月中旬至8月下旬,在全市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到位。为确保任务落实到位,市救助站确定了街头救助负责人和专职记录员,成立四个街头救助巡查组,制订街头巡查值班表。配备街头救助巡查车,每天按四条不同的路线进行巡查,对桥梁、涵洞等重点区域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露宿街头的生活无着落人员,进行劝导救助,同时发放食品和避暑物品,对同意入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及时接回站内救助,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家”。
二、积极开展街头主动救助活动。针对高温炎热天气,市救助站坚持主动救助,积极开展街头救助,特别是以车站、广场、公园、繁华街区、桥涵、地下通道、在建工地、城乡结合部等流浪乞讨人员经常滞留地和露宿区域为重点,加大巡查和救助力度,及时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保证其生命安全。积极劝说、引导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进站避暑;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人要及时安排护送;对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要发放必要的防暑降温药品、饮品、食品和说明详细的救助方式,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对街头流浪乞讨危重病人、精神病人要及时送医院救治;配合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悬挂宣传条幅、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单、发放救助引导卡等多种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接头救助,争取做到救助工作全覆盖。据统计截止至8月9日,赤峰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2人,发放方便面20件,矿泉水30件,避暑药物20盒,绿豆汤30桶。悬挂条幅6条,播放宣传片135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引导卡1000余份。
三、 加强站内救助服务。按照自治区民政厅转发《民政部关于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值班制度,畅通24小时求助热线,落实24小时服务接待制。积极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救助预案,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救助准备。积极改善了救助服务各项措施,做好防暑降温物资储备,增加通风降温设备,注意饮食卫生。一是购置凉席等降温消暑设施,备足防暑降温药品,房间每日定时消毒,保持室内干净整洁通风,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二是准备绿豆汤、凉茶、西瓜等解暑食品。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做到食品采购保质、保鲜、保卫生,确保受助人员吃上卫生、干净、营养、放心的饭菜和食品。三是加强站内安全管理,做好水、电、煤气和各种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防止出现安全生产事故。
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扩大救助覆盖面。加强与公安、综合行政执法、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同时联合市区主要社区临时救助点共同做好流浪人员的救助保护工作,街头一经发现流浪乞讨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采取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及时送定点医院进行治疗,确保其生命安全待康复后再实施相关救助。
五、大力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大救助管理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作用,不断拓展宣传渠道,进一步提高救助工作社会知晓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夏季送清凉”活动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市救助站邀请了赤峰主流媒体宣传引导在繁华地段、重点街区路段、车站、活动广场等人流较大地区的受助人员通过识别救助引导牌,了解救助管理机构的地址、求助电话、救助政策和救助服务等内容,方便受助人员主动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