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教育局将重点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

02.07.2015  13:13

  核心提示: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大,城镇地区禁办学前班。

  记者从包头市教育局基教科了解到,近日,该科到各旗县区验收示范幼儿园时发现,每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都不同程度存在流失现象,这些孩子转而去了学前班。如何让幼儿园抵制学前教育“小学化”,已成为今后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

   城镇地区禁办学前班

  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家长存在一种错误观点,即认为孩子幼儿园毕业后必须再上一年学前班才能读小学,因而每到大班,特别是最后一个学期,总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为了“赢在起跑线上”,让孩子从幼儿园退园,转到社会上的学前班或“小学化”教学味浓的“黑园”,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

  按照有关规定,我国城镇地区是禁止举办学前班的。社会上非法举办的学前班普遍存在办学条件差、教师素质低、教学不规范、“小学化倾向”严重等问题,非常不利于3-6岁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则一般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室布置、评价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例如有的幼儿园以集体的课堂教学取代幼儿游戏,桌椅占满活动室,摆放得像小学教室一样,导致幼儿没有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班级墙面上贴满小学才学的生字卡、拼音、英语单词,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等。

  目前,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之所以还存在,除了社会环境、家长观念、竞争压力和一些不良宣传的影响等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幼儿园向父母意愿妥协的结果。

   “小学化”倾向危害大

  记者从钢三小等几所小学了解到,从学生们的实际状况来看,虽然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已认识大量汉字、单词,会算小学才教的加减法,但升入小学后,基本上也就能“抢跑”两个月,但“抢跑”所带来的问题却相当明显。

  机械性的“小学化”教育方式,使得一部分孩子在还没进小学前,就已对学习丧失了兴趣;还有一些孩子养成了一些不易矫正的不良学习习惯,如听课不认真,握笔姿势错误,汉字、拼音笔画及读音不正确,学习态度浮躁等。市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表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家长常说的一句口头禅,但违背学前教育规律,将小学教育提前到幼儿阶段,无异于拔苗助长,这种做法实际上已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减负从“去小学化”开始

  教育部2012年底出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实施《指南》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倡导广大教师和家长,遵循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科学地实施学前教育,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专家华爱华曾说过:“急功近利式的先行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只能在重复学习中占优势;而在游戏的自发学习中,在对环境探索的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智慧,具有持久学习的优势。”那些把孩子早早送进学前班、给孩子提前灌输小学学习内容的家长不仅在孩子智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期扼杀了孩子的潜能,还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减负”是近几年基础教育的热点话题,然而针对处于学前教育时期的幼儿,“减负”的话题几乎无人提起。如果什么时候我们也像中小学一样,不得不在幼儿园开展减负工作,那就可悲了。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务必引起广大幼儿园负责人、教师和家长的关注。

  近年来,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精神,市教育局多次强调要抵制“小学化”的学前教育,先后下发了《关于规范全市幼儿园办园行为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规定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玩耍中获得知识。有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禁止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知识技能超前化。同时,要求小学严格规范起始年级教学,严禁拔高起点和增加教学难度,不得举办各种形式的入学招生考试、测试、面试、考核等。

  记者同时获悉,近日,市教育局基教科在对全市申报市级示范园的幼儿园进行评估验收时,有8所申请市级示范幼儿园的幼儿园因“小学化”严重未通过验收。今后,市教育局将把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作为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示范园评选等工作的重要检查内容,一旦幼儿园被查出有严重“小学化倾向”问题时,园长将受到严肃问责,幼儿园也将被降级。(首席记者李学工)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