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为魂 唱响全域旅游四季歌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实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将内蒙古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以及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的定位要求,以打造“两区、三地、一家园”为统领,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接续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在旅游产业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市努力把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彰显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
文化对加强旅游产业软实力,促进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现在,我市以独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及民俗文化正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呼伦贝尔 的文化正逐步发展为旅游业的"顶梁柱"。
游牧文化的摇篮
呼伦贝尔,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名字,早在11000多年前,这里就生活着旧石器时代末期至中石器时代初期的人类——“扎赉诺尔人”。呼伦贝尔是扎赉诺尔人生活和栖息的故乡,是中华民族古老人类的摇篮之一。跨过漫漫历史长河,这里曾生活着称霸草原的东胡和匈奴人、从嘎仙洞走出而后建立北魏王朝的鲜卑人,以及后来铁骑征服世界的蒙古民族。这里是北方游牧文化的摇篮和草原文化的发祥地。
这些民族在呼伦贝尔土地上遗留了丰富而璀璨的文化,这是我市历史文化独特的魅力所在,也是这片土地的文化之根与魂。
博物馆是地域历史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是青少年学生温故知新、蓄积知识的加油站;是呼伦贝尔市各族人民品味文化的圣地,也是国内外朋友了解呼伦贝尔厚重民族历史文化的窗口。
为典藏人文自然遗产等,使更多人了解呼伦贝尔的昨天,我市48家博物馆每天向游人免费对外开放,今年暑期,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参观人数再创新高,社会影响不断增强。据统计,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共接待游客近14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3%,旅行社团队占比约50%,散客占比约40%,散客明显增多,增长约10个百分点。平均日接待量达4600人次,创平均日接待量新高。
民族游彰显活力
文化是民族旅游的精粹和灵魂,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决定着民族风情旅游的存在性和竞争力。近年来,民族风情游已成为旅游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旅游方式的时代,我市也不断加快推进民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狠抓全域旅游开发,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我市是一个民族特色鲜明、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区,这里多民族的融合、开放造就了我市独特的民族文化气息。有最后一支“使鹿部落”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部落,有“兴安猎神”之称的鄂伦春族,还有戍边御敌,能征善战的达斡尔族等多民族造就了五彩的文化呼伦贝尔。为使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呼伦贝尔市开启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旅游线路。
——有“使鹿部落”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部落,长年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多年来,一直以饲养驯鹿为生的森林民族,近年来因为实行生态移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敖鲁古雅”已经成为根河旅游的“金字招牌”。
——鄂伦春族世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以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森林狩猎文化。“仙仁柱”的独特居住建筑、“赞达仁”原生态民歌、桦皮和兽皮制作技艺等原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等彰显了森林文化的丰富。每年公历的6月18日举办的“篝火节”是鄂伦春族最隆重的节庆活动,现在已经举行了27届。
——被誉为“曲棍球之乡”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曲棍球之乡”也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独特的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参观体验,为我市全域旅游的开展增添助力,形成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线。
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近年来,为助推我市全域旅游的开展,我市相关部门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从诗、画、摄影展到惠民演出,从大型民族歌舞剧到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景歌舞剧晚会,将一台台、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节目呈献给国内外游客和市民,不仅丰富了广大市民的业余生活,提高市民的审美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市的城市品位,增强我市文化软实力。
近日,大型民族歌舞剧《天边》走进呼伦贝尔大剧院同广大市民观众见面。大气恢宏的舞台灯光效果、感人紧凑的舞剧情节、独具特色的服饰造型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往观看。这台歌舞剧融汇了呼伦贝尔民族音乐文化精华的民族歌舞剧,充分展现草原民族独特的音乐魅力。
今年,我市歌舞剧院远赴斯里兰卡参加中国文化部“欢乐春节”暨中斯建交60周年活动,充分展示了内蒙古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艺术,再现了草原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活动期间还播放了呼伦贝尔旅游宣传片,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同时,为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今年截至目前,我市开展文艺惠民演出已超过100场,真正的将一场热热闹闹、贴近百姓的文艺节目带到了群众家门口,丰富了广大基层群众和部队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指数,活跃基层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声音送到了基层,有力的促进了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与此同时,也打造了多彩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独特城市文化亮点。
文化是沟通世界的一座桥梁,中宣部、文化部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融合,推进了“一带一路”战略,贯彻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也是发挥民族艺术文化特殊作用的一个载体。通过文化与旅游的充分融合,展现民族文化影响力,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有效促进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利于本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