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让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12.02.2015  13:20

油路修到家门口

环境整治乡村美

水绿相依城市靓

  2月9日,记者在何梅的新家见到她时,她正忙忙碌碌地收拾屋子,为新春的到来做准备。

  以前,何梅和老伴儿一直在农村生活,自两个儿子大学毕业留在城里工作后,老两口就有了搬到城里的打算。去年冬天,他们将地承包出去,在城里买了房子。“城里就是好,楼高、马路宽敞,小区附近还有公园和大超市,锻炼身体、买东西都方便。今年我们搬进这新楼房里,能暖暖和和地过年!”何梅高兴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我市着力做好“水、绿、文化”三篇文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和县城面貌焕然一新,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区前列,生态宜居、干净整洁、秩序良好的城市形象正在形成,“草原水城”、“塞上绿城”、“河套文化名城”展开秀美画卷。

  2015年,市委、政府在经济新常态下本着尊重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原则,规划先行,不断完善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继续推动中心城区、县城、集镇、新农村新牧区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做美中心城区和推进县城提质升级并举,全力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通影响百姓出行的“断头路”,计划新修街路30公里,完成城镇出入口改造9个,改造老旧小区80万平方米、背街巷道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临河至包头天然气输送工程,加快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扩建,铺设各类管网127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80万平方米,天然气入户2万户。

  做好安居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8182套,用好用足国家开发银行棚户区改造贷款,推广居民“自主改造”新模式,完成棚户区改造1.38万户。坚持宜拆则拆、宜改则改,在条件较好的平房区推行水、电、气、暖、路综合配套改造。

  推动城镇绿化向园艺化方向发展。全市新增园林绿地2300亩以上。强化城镇精细化管理,建设数字城市、“海绵城市”,开展县城地下市政管网普查建档工作。提高供热供水质量,规范物业管理秩序。

  稳步推进就地城镇化。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体现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抓好大佘太、天吉泰等11个重点镇建设。实施480个嘎查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注重典型引路,捆绑项目资金,加大督查力度,力争完成全部任务量的90%以上,让这项重大民生工程更多更早地惠及广大农牧民。

  开展包兰铁路沿线绿化和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农村“四堆”清理力度,抓好11个垃圾污水处理示范村建设,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清理闲置土地,盘活存量用地和资产。

  随着道路、供水、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黄河湿地公园、镜湖湿地、文博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文化休闲场所越来越受市民的欢迎,城市水系、城市绿地持续加快建设……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巴彦淖尔将清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短评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近年来,全市在推进城镇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越来越宜居,城镇化取得的巨大成果给城市居民带来许多实惠。

  面对下一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任务,我市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全市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做出安排部署。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让城市更宜居。进一步做好“水、绿、文化”三篇文章,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城市“断头路”,加大临河城区公交改革力度,完善公共交通系统,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打造“十五分钟建设圈”,让小区居民走出小区十五分钟内就能到达健身场馆;推动城镇绿化向园艺化方向发展,让城市绿化体现艺术气息,使市民感受城市之美。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就是尊重农牧民意愿。在稳步推进城镇化同时,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根据农牧民诉求积极推进就地城镇化,充分体现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积极发展庭院经济,不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我们总结先进地区的好经验,更需要全市上下干部群众鼓足干劲取得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具有巴彦淖尔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必将引领我市群众走向更加明媚的春天。记者赵剑 高晓龙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