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将新增一所蒙古语授课学校
原标题:新城区将新增一所蒙古语授课学校
昨日上午,呼和浩特市政府召开了民族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民族教育、民族文化活动、蒙汉牌匾治理等话题,引起各大媒体关注。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以上内容进行了现场分析和解答。
现状:蒙古族学生增多
新增一所蒙古语授课学校扩大办学规模
随着外来进城定居的牧民不断增多,民族教育备受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注。教育部门是否计划增加蒙古语授课学校,相关的师资如何进行保障?
对此,呼市教育局党委委员阿布日固回应说,随着呼市进城的蒙古族人数不断增多,到蒙古族学校就读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到目前为止,全市蒙古语授课学生5800人,其中2500人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全体学生总数的43%。
据呼市教育局统计,全市在读蒙古语授课学前班、幼儿园大班的学生近700人。考虑到今年秋季新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一年级招生人数预计超过700人次。对此,呼市教育局将释放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呼市民族实验学校和呼市蒙古族学校小学部的办学规模。呼市民族实验学校预备增加2个班,呼市蒙古族学校小学部增加1个班。同时,在赛罕区民族实验学校再开设蒙古语授课班,玉泉区民族实验小学再开设1个班,并在扩大后的两所学校周围,再开设蒙古语授课培训班。
阿布日固补充说,目前,城区北部蒙古语授课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对此,呼市教育局计划在城区北部,即新城区再建一所新的学校。
师资力量如何保证?呼市教育局将通过调整教育内部的编制,向蒙古语授课学校倾斜,补充和保证蒙古语授课学校的师资。
另外,在职业教育方面,呼市教育局正在调研,计划在普通职业学校成立蒙古语授课职业专业。若发展态势良好,形成社会需求,再考虑新建蒙古语授课民族职业学校。
现状:蒙汉牌匾蒙古语有误
措施:拆除整改3000块不合格蒙汉牌匾
针对市面上出现的蒙汉双语牌匾及指示牌上蒙古语有误的问题,呼市民族委员会主任塔沙称,早在2013年,这项工作就已列入呼市民族委员会的重点工作,从2014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对市面蒙汉牌匾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共拆除和整改3000块不合格牌匾,形成了新华西街、鄂尔多斯西街、通道路、兴安南路“两横两纵”的标准示范街。今年重点做好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专项整治工作。
现状:将军衙署要换“新颜”
措施:总体维修和环境整治年底完成
在民族面,首府将利用2016年、2017两年时间,建设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将军衙署的总体维修和环境整治,将在今年年底进行完毕。另外,昭君博物院、呼市博物馆、公主府博物馆的展陈提升将在2017年前完成。
此外,将在城市建设中突出蒙元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呼和浩特文化特质,推进成吉思汗街、草原丝绸之路文化长廊等街区建设,还将重点加强马产业建设,发展民族文化和马文化。(记者福荣)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