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冯金刚的新年新愿望

17.02.2016  10:20

  原标题:冯金刚的新年新愿望

  正月初六晚上9点,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南路一家不大的烟酒店里,店主冯金刚两口子紧靠在一起,跟老家的朋友开心地微信视频聊天。

  42岁的冯金刚是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人,家里兄弟姐妹6个,从小生活比较困难。初三辍学后,他开始打工谋生,在酒厂、造纸厂、硫酸厂、火柴厂干过,还做过装修工,蹬过三轮车,开两轮摩托载过客。“差不多把营生做了个遍,也没挣多少钱。”他自嘲地说。

  结婚有了孩子后,媳妇关了裁缝店专门在家带孩子,家里生活越发捉襟见肘,他迫切地想找个好营生挣钱,“哪怕受再多苦也行”。2003年,他了解到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出租车比较便宜,于是一家3口带着仅有的两千块钱积蓄去了阿左旗,借钱买了辆出租车,连车带手续一万多元。

  那时奋斗的艰辛冯金刚仍历历在目:“没少受罪,一开始租住的平房冬天非常冷。当地的火炉构造跟老家的不一样,价格也要贵些,家里没钱舍不得买当地火炉,炭也不敢多烧,一家3口没少挨冻。后来房东给借了一个当地的炉子,情况才好点。”

  后来,在呼和浩特工作的小舅子劝他们来呼和浩特发展。2009年,经过几个月的考察,他在呼和浩特市盘下了一间快餐店。一天,冯金刚在大街上偶然碰到了一个在呼市开烟酒店的老乡。看他俩太辛苦,老乡建议他们也开个烟酒店,挣钱轻松些。于是他又经过几个月的考察租下了现在这个店,已经经营五六年了,每年至少能挣个十来八万元。

  近两年烟酒店生意不好做了,他思谋着再来一次“转型”,每天在网上查资料,看做点什么,现在有了个大致方向:“看网上说国家挺扶持服务业,搞个家政服务公司什么的也许不错。”

  谈到将来,他说:“再奋斗几年,债务还清了,经济上没什么负担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陪媳妇儿出去转转旅旅游让她多享点福,就是我的愿望。”(本报记者 钱其鲁)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