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列车上的春运
旅客排队上车
拥挤的车厢
一名旅客坐在车厢连接处
春节,意味着团圆,意味着欢聚一堂感受亲情的温暖,所以“回家过年”这个念头就像幸福的魔咒,缠绕着人们。对于长期在他乡拼搏的人们来说,无论身在何地,无论有多难,踏上回家的路途才是过年的开始。
“瓜子饮料矿泉水,香烟啤酒火腿肠……”伴随着列车上的吆喝声,承载着亿万中国人回家梦想的春运开始了。2月3日,记者踏上从包头始发,开往哈尔滨方向的K1382次列车,全程27小时8分钟,行程1878千米,途经29站,经过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4个省,列车上每个旅客都有着自己回家的故事,但同一趟列车,同一个梦想,那就是回家过年……记者和他们同行,分享了他们的故事。
老乡就是一家人
“来,过来喝点,我这有啤酒和鸡爪子……”2月3日17时许,列车运行到商都站,在硬座车厢交接处,操着一口东北口音的男子,坐在行李上,面前放着一瓶啤酒,手提袋里放着鸡爪、香肠、方便面等,有滋有味地吃起来,并邀请身边的人加入。同是操着东北口音的几个男子很快便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像是老友一般。
“怎么在这吃起来了,你们是朋友吗?”记者上前搭话。
“我们上车刚认识的,我是大城市铁岭的,他是四平的,他是宾县的,正好凑齐了东三省,东北老乡就是一家人了……”邀请同行人员一同吃饭的是周建国,家住铁岭市,在鄂尔多斯市一家煤矿公司开翻斗车。因为不会网上购票,不会电话购票,从鄂尔多斯市坐客车跑到包头市,去车站窗口买了一张无座票。
“我从八面城站下车,21个小时吧,能坚持住。”周建国在上车前特意买了一个小马扎,安扎在车厢交接处后,就打算一直坐到家。
家住四平市的张福勤告诉记者,他今年50岁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都在等他回家过年,在鄂尔多斯市做电工的他,已经一年没见家里人了,春节是自己唯一能回家的节日,很高兴。因为打工的地方迟迟不能确定放假时间,所以他也没办法提前买票,等放假时间确定了,座票也都卖完了,只剩下无座票。能在车上碰见老乡也是缘分,打算和老乡们一起挤在车厢交接处,共度回家的20多个小时。
记者在多节车厢走动发现,春运回家的路上,陌路相遇,相谈甚欢,铺座上谈及的家庭、事业、儿女、老人……这是属于他们专有的故事和幸福。
回家旅途幸福快乐
“太困了,我坐着睡不舒服,去座位下面躺一会儿。”当日21时许,列车行驶至桑根达来站,在硬座车厢里,坐在靠过道座位的一个小伙子拿出一条毛毯,铺在硬座下面,自己钻进去呼呼睡起来。座位上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略有羞涩地告诉记者:“那是我男朋友。”
记者和这位姑娘的谈话中了解到,她叫陈爽,是一个90后,今年刚满21岁,男朋友比她还要小1岁,两人家都住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在包头打工。
“我已经工作6年了。”和记者熟悉起来后,陈爽的话变得多了起来。她告诉记者,她在包头一家酒店做服务员工作,已经3年了。她去过北京、河北等地,做过服装售卖员、超市售货员等工作,但她最喜欢的还是酒店服务员的工作。
“现在酒店的一套流程我全知道,我做过服务员,做过领班。”说起自己的工作,陈爽还有些许的自豪。虽然已经在外摸爬滚打多年,但毕竟还是个孩子,说起回家过年,脸上难掩兴奋之情。“我不会在包头长期待下去,因为离家太远了,每次想回家路费太贵,我要选一个离家近的地方。”陈爽咯咯地笑着说。
无独有偶,在陈爽座位对面,也是一个90后男孩,他叫于洋,今年23岁,家住吉林省长春市。“我是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鄂尔多斯的,现在想回家也不容易。”于洋高高的个头,是一个典型的阳光大男孩,聊天中他告诉记者,自己学习的是和汽车有关的专业,被分配到鄂尔多斯市后,做了两年便辞职不干了。“跟着别人干不舒服,我要自己做老板。”于洋用自己两年的积蓄,和朋友开了一家快餐店,搞起创业。如今,已经在鄂尔多斯市找了女朋友,打算在鄂尔多斯市扎根,等稳定后把父母也接过去,再也不用这么奔波。
2月4日15时许,列车到了哈尔滨西站,陈爽和男朋友下了车,又跑到售票大厅买了18时去大庆的火车票。两人在候车厅有说有笑,丝毫没有倦意。
在春运的大军中,90后慢慢融入进来,他们或在外务工或在外求学,但在回家过年途中,他们阳光开朗,善于言谈,给枯燥的旅途带来了很多快乐。
志愿者服务暖人心
“来,我帮您拎这个大箱子……”2月3日14时许,在呼和浩特东站站台,一位胸前佩戴写有“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字样绶带的小伙子走到一位老人身边,主动帮助乘客拿行李,并将该乘客送到了要乘坐的车厢。记者在站台发现,像这样胸前佩戴绶带的志愿者共有5人,他们整齐有序地守候在列车旁,当旅客进站后,面带笑容主动迎上前去,帮乘客拎行李,拉箱子,指引车厢,携老扶幼。
记者找到该趟列车的列车长周海丹了解情况,原来,为更加周全地服务旅客,春运期间,集通铁路呼和浩特客运段团委组织优秀骨干成立“志愿者小分队”,实施岗前集中培训,春运戴牌上岗,及时捕捉旅客需求信息,解决旅客找不到车厢、行李包裹多提不动、年老残疾旅客上车难的问题和困扰。在折返站,志愿者还主动将身体不适、行李多的旅客送出站。
周海丹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列车上还准备了“便民服务箱”,按列车等级和旅客实际需要,分类备品25种,有胶带、尼龙绳、塑料袋、充电宝等免费使用;在每趟列车上配备母婴室挡帘等爱心服务设施;在列车办公席设立“服务台”,利用平板电脑为旅客提供列车换乘时刻、公交线路、就医导购等查询业务,让服务台成为12306的前沿阵地。中间站与12306客服热线密切配合,开展好“一条龙”服务接力,保证每名特殊重点旅客都与车站履行交接程序,确保服务不断线。
乘务人员一路辛苦
旅途没有坐票、没有可口的饭菜、睡不好……在我们热衷于展示回家途中的种种无奈时,一个背后默默付出的人群常常被忽略,他们就是乘务人员,他们加班加点,有家不能回,有年不能过,为的是把每个人安全顺利送回家。在这场春运大考中,乘务人员的压力并不比任何一个人小。
“拿好行李,注意脚下……”每次列车到站,乘务人员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站在车厢门口,将每一位旅客送下车,再将每一位旅客迎上车。
今年30岁的孙景虎便是乘务员大军中的一员。他在2月3日11时许就踏上列车,打扫卫生、整理铺座,做好了迎接每一位旅客上车的准备。
12时20分,列车准时从包头站出发,开启了50多个小时的春运之旅。
“白天还好说,晚上有点累。”说起春运期间的工作,孙景虎淡淡地说道。除去正常的打扫卫生,保障旅客旅途环境外,他们还有一个任务便是“私人闹钟”。原来,该趟列车在春运期间,打破了卧铺车厢提前半小时叫醒旅客换票的规定,为旅客定制“私人闹钟”,时刻盯住每位旅客的下车时间,以便合理安排旅客休息和下车前的准备时间。
2月4日凌晨3时许,已经工作了15个小时的孙景虎,叫醒了到达林东站的一位旅客,他该休息了。孙景虎来到乘务员休息区,没来得及洗漱,躺在铺上就沉沉睡去。6时许,又该当班的孙景虎从卧铺上跳下来,使劲揉眼睛,这个动作几乎成了所有乘务人员的统一动作。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熟悉反复的工作又开始了。
从上车到下车的20多个小时的时间里,孙景虎只休息了4个小时。
列车长杨晓东告诉记者,该趟列车共有乘务人员32名,其中26位乘务人员负责车厢,4位乘务人员负责检票,还有2名乘警。他们共负责15节车厢,其中7节卧铺车厢、5节硬座车厢和3节其他车厢。该趟列车在2月4日15时许抵达哈尔滨西站,停歇一个小时,然后返回包头站。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