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店变试衣间 旅行社做起海外代购 包头实体店抱团寻出路
曾经,一座城市沿街的底商“繁花似锦”,是城市商业兴旺的缩影。
如今,实体商业的繁华一去不复返。
1月5日,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在包头市多条商业街走访时发现,受电商冲击等因素影响,有些实体店商品的销售情况亮起了红灯,甚至有些店铺已陷入了转让、商品打折的境地。
服装实体店变身“试衣间”
“生意不好做,虽然店里的服装已经打了折扣,但上门的顾客仍寥寥无几。”在娜琳商业街经营服装店的刘女士无奈地说。
在包百、娜琳等商圈,很多商铺贴出了“全场打折”、“店铺转让”的牌子。不少服装店的经营者称,目前,实体服装店已经变成了网店的试衣间。
刘女士算了一笔账,一年的房租是5万元,员工工资一年至少3万元,加上水电费和进货成本,就算一年营业额达到20万,盈利也不过3万元,但实际盈利远不如此,更何况现在的经营状况也不景气。
曾经代表包头市时尚步伐的万易时尚汇购物广场,如今也变得“低调”了。在万易时尚汇经营箱包生意的张女士,这几天正在考虑着换个位置。“我这儿之前一年的租金是2.5万元,现在一年9500元都没人租。我准备看看,能不能找个价格低点的地方租。”张女士说。
走访中,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尽管房租降了不少,但依然有近一半的商铺无人经营。
餐饮行业受团购、外卖的冲击,经营状况也不理想。
旅行社“变身”海外代购
在包头市民的记忆里,曾经的文化路、幸福路、富强路等繁华路段,开有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广告牌随处可见。时至今日,除几家大型旅行社仍坚守在繁华路段,其他旅行社为了节省开支,已经退守到了小区居民楼的底商内。
“不止是门店少了,以前电视、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大小旅行社推荐的线路产品广告,如今也很少见。今年的业务量比去年减少了一半左右。”一位旅行社工作人员说。
据统计,截至2015年8月28日,包头市旅行社共有96家,部分旅行社还下设了大量门店,但是旅行社的业内人士都知道,大部分旅行社的日子并不好过。在多家旅行社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微信朋友圈里,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看到,有的门店负责人干脆放弃了实体店,转为“微商”,每天依靠微信、QQ等,推销特色旅行线路,或组织小规模的旅游活动,还有的旅行社兼职做起了海外代购。
是什么让旅行社的日子如此难熬?
整体经济形势、网络电商冲击、市民出游个性化,采访中,几乎每一位旅行社的负责人都提到了这三个因素。
如今,携程、途牛、去哪网等旅游网站风起云涌,游客享受优惠订票、订房、订当地团等打包优惠服务,把传统旅行社“晾”了起来。而越来越多的自由行、特色游、自驾游更是把传统旅行社甩在了一边。
不仅如此,去年12月21日,途牛旅游网呼和浩特区域服务中心开业,成为旅游业内首个进驻呼和浩特的在线旅游企业,与呼和浩特毗邻的包头的旅游业也弥漫起“狼来了”的恐慌。
商业模式将变身“集群性”
在网络电商的冲击下,包头实体市场该如何谋变?“集群性”成为实体店店主们转型的主要手段。
2015年7月,包头市的旅游从业者们成立了“7+旅业联盟”。这绝对是包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旅游企业联合体,“旅业”指联盟企业不限于旅行社,还包括其他旅游辅助,如航空、景区、酒店、购物店、媒体等旅游或和旅游相关的企业。
包头中旅国际旅行社董事长强荣利表示:“联盟的运作并不是让大家吃大锅饭,而是在共同采购的基础上以规模降低成本。”
同时,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注意到,为了转变目前生意低迷的情况,店主们有了“抱团取暖”的想法。在幸福路上,除了电动车和自行车的经销店铺外,还聚集着维修电动车和销售电动车电池的商铺,因此形成的“集群性”模式,让各类经销商都分了一杯羹,更带动了店面的租赁火爆。这样的模式在包头市并不少见。
此外,栖身在社区及学校附近的特色餐馆、商铺的生意在多类实体店情况低迷的情况下,却走上了上坡路。因此寻找与自家生意吻合的特色经营方式,也成为实体店店主们自救的主要方式。(全媒体首席记者 时婷婷)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