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前旗妇联多措并举创新基层妇联工作

30.12.2016  21:36

  2016年,鄂前旗妇联积极创新理念,以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维护妇儿权益为根本任务,在“推进就业、维护权益、文明创建”等方面全力开创我旗妇女工作新局面,引领全旗妇女为美丽乡村和“德善草原·大美前旗”建设奉献巾帼之力。

  一、创新工作理念,强化“三种意识”,拓宽妇联工作新视野

  一是强化大局意识。按照“站在全局想妇联,围绕中心干妇联,跳出妇联看妇联”的工作思路,注重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与各部门协调联动,加大与广大妇女群众的沟通与互动,找准妇联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体现作为、展示形象、扩大影响,努力使“桥梁”更加畅通,“纽带”更加“紧密”,“基础”更加“坚实”。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坚持“党建带妇建育人才促发展”工作思路,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凝心聚力,树立“妇女群众问题无小事”的观念。2016年,旗妇联主动适应“互联网+”新形势,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服务。通过创建“网上妇女之家”,把组织动员、教育引导、服务妇女群众工作有机融入新媒体中,充分运用网络和新媒体,建立与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妇女群众的广泛联系,实现了网上“妇女之家”与实体“妇女之家”两条战线的有效覆盖。

  三是强化群众意识。按照“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的要求,努力克服工作中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了解嘎查村、社区、两新组织、网络空间妇女的诉求,做到“妇女需要什么,妇联就做什么”,使更多妇女儿童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

  二、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四种模式”,激发妇联工作新活力

  一是构建社会化工作模式,破解妇联工作资源不足的难题。在工作中,注重整合社会资源,拓宽工作平台,实现与其他部门和组织的机制互联、功能互补、力量互动,共同推动我旗妇女儿童事业发展。通过加强与旗就业局合作和争取上级妇联组织支持,开展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大力扶持一批“妇”字号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户等新型主体。发动女企业家、女创业能手等结对帮带创业妇女,加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促进更多的妇女创业就业。依托“互联网+妇女创业”开辟妇女创业新模式,与我旗现有的电商平台合作,初步创建“草原额吉同城美食外卖”平台,将有烹饪特长妇女制作的美食信息链接在网上,降低创业门槛,实现妇女居家灵活就业。

  二是构建品牌化工作模式,破解妇联工作影响力弱的难题。克服面面俱到的倾向,树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理念,增强品牌意识,狠抓特色工作,不断打造巾帼英才创新创业基地、“好大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等一些党委政府认可、妇女儿童受益、社会影响广泛的品牌工作。

  三是构建项目化工作模式,发挥妇联社会团体组织的作用,努力让全旗广大妇女共享发展成果。主动与旗就业局对接民族刺绣、家政服务、月嫂育婴等培训项目,与旗民政局对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构建常态化工作模式,打破以往以活动结束活动的方式,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动员爱心单位、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与孤困儿童结成长期对子,签订救助协议;与旗妇幼保健所建立长期“两癌”贫困母亲筛查救助机制,为贫困妇女儿童营造好的生活环境。

  三、创新工作载体,坚持“两个注重”实现妇联工作新跨越

  一是更加注重全方位多层面教育引导妇女群众,用新的思维、新的生活方式凝聚妇女。2016年,旗妇联以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论述为指针,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通过发放家庭文明倡议书,在不同层面举办“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邻里”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忆家风、谈家训、讲最美家庭故事”巡回宣讲活动,在全旗各中小学校推进“好家风伴我成长”主题活动,在各镇、嘎查村召开“美丽乡村建设与我家变化”妇女恳谈会以及“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工作,促进全社会形成“传承好家风,建设好家庭”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德善草原·大美前旗”汇聚强大正能量。

  二是更加注重多元化社会化维护妇女群众合法权益。2016年,旗妇联建立完善社会化维权体系,成立了“好大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调委会由律师、退休干部、妇女工作者、社区婚姻家庭调解员、社区网格员、心理咨询师及各类志愿者组成。在敖镇赛罕、巴音和满都拉社区设立固定调解室,同时在各嘎查村和社区开展流动服务,积极开展宣传教育、专项排查、沟通调解、权益维护四项服务,将“服务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2016年,共调解纠纷67件,调解成功64件,有效化解了家庭纠纷,为平安鄂前旗、法制鄂前旗建设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