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通道何时才能真正无障碍通行?

04.12.2014  00:54

  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3日电(记者徐岩 郝剑)12月3日是世界残疾人日。记者随机走进呼和浩特市的几条街道亲身体验了一下无障碍设施的设置情况,发现大多数的无障碍通道形同虚设,起不到服务作用。

  在中山东路记者发现,从迎宾南路南口到大天酒店一带,大多数的盲道都被路边售卖电动车的商铺、手机店的宣传位“侵占”。还有其他路段的盲道被机动车压住,有的甚至还被石墩阻断。在这样的“盲道”上,记者走起来却也是“步步惊心”,试想那些特殊人群又该如何安全通行?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就是治理了,几天之后,人行道上又会重新出现占道的情况。”在随机采访中,一些市民对盲道被占用一事见怪不怪。他们认为这种事除了管理之外还得靠自觉。

  “你看尤其那边的石墩,盲道都被石墩堵住了,试想想,真的有残疾人走到那里,得多危险!” 一位路过的女士指着路边的石墩说,我们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残疾人,真的出行走在这样的盲道上,是很危险的。

  无障碍设施的设立,是为了保障残疾人及其他行动不便者在出行和参加其他社会活动时,能够自主、安全、方便地通行所建的物质环境。一个城市的无障碍设施是否到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政府铺设盲道,就是为盲人出行提供方便,以达到“无障碍”的目标。

  关爱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设身处地替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着想。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