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食药监和工商局多措并举早部署早落实扎实开展红盾护农专项执法行动
春耕在即,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巴彦淖尔市食药监和工商局积极采取四项措施积极开展“红盾护农”专项执法行动,从源头上把好农资商品质量关,及时消除农资商品质量安全隐患,严厉查处农资市场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规范全市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全市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农牧民的维权能力,增强农资经营户诚信守法意识。一是邀请全市主要新闻媒体参加农资打假行动,集中宣传食药监和工商部门“红盾护农”行动的目的、意义和成效,开展跟踪报导、系列报导、专题报导,使工商部门“红盾护农”行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农资监管和打假治劣的良好氛围。二是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增强广大农资经营者的法律意识,积极引导农资经营者树立农资质量安全第一的观念,实现农资商品质量可追溯管理。三是通过开展“3.14红盾护农宣传日”活动,组织全市工商系统干部深入村镇农户进行宣传,与农业、质监、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业户等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在农牧区集镇开展宣传辨别农资商品质量、农资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和农资产品“三下乡”活动,举办“3.15”现场咨询会、出板报、拉横幅,以及公开销毁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等形式,正确引导农民提高辨别假劣农资的能力和维权水平,为农资市场监管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强化源头监管,完善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建立监管责任档案,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健全专门的“农资经济户口”档案。工商执法人员要按照网格化监管的要求,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把农资市场监管责任落实到岗,责任到人。二是严格规范经营主体。突出农资监管信息化手段建设,进一步提高“农资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结合基层工商所市场网格化监管方式,对辖区内的农资经营户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通过市场巡查和检查,及时采集、录入、更新辖区内农资经营主体信息及其经营的农资商品信息,抓好数据质量建设,将农资商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与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相结合,依据经营者守法经营情况,对信誉好的市场主体给予扶持和鼓励;对失信和有不良记录的市场主体给予警示或限期整改,并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对多次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依法严肃查处。同时严把农资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关,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销单位进行核查登记,对不具备经营资格、没有营业执照或者未经许可生产、经销种子、化肥、农药的坚决取缔;对无照经营农资及一照多点、非法出租、转让营业执照等违法经营行为进行严厉查处。三是加大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力度。以新闻媒体披露、农民群众投诉突出、进货渠道不明、屡次监测不合格的农资商品作为监测重点,扎实开展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工作,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和市场监管预警,加强农资商品监测结果的信息共享。四是加大农资经营主体自律工作监管力度。积极开展 “农资诚信经营单位”、“农资诚信经营户”、“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活动,通过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提高农资经营者诚实守法水平。积极引导农资经营者加强自律,通过行政指导、建议等手段,督促农资经营者落实和完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等制度,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经营,增强自律意识。
三、强化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农资违法经营行为。一是突出整治重点。以农民春耕、备耕关键时期为重点季节,以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成品油为重点品种,以农资批发和经销企业为重点单位,以农民举报的进货渠道不明的农资商品为重点监测对象。做到“四个严查”即严查主体资格、严查进货渠道、严查产品质量、严查经营行为。打击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行为,销售过期、失效、变质商品和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及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违法行为。二是查办大案要案。把农资违法大案要案查处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开展化肥、农药、种子及农机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以次充好、虚假广告、“傍名牌”、销售不合格农资商品等违法行为。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坚持速查快办、严惩重处。
四、强化消费维权力度,及时保护农牧民群众合法权益。把关于农民农业生产资料的申诉投诉作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12315”、“一会两站”和基层工商所作用,建立健全“红盾服务维权”申诉举报网络,全面开展“红盾服务维权工作站”进农村、进市场、进商场活动。制定公示制度,制作宣传专栏,并设有投诉举报电话,严格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电话值守制度,对农牧民群众举报销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进行快速受理,做到速查速办速结,形成受理投诉、跟踪督办和依法查处相结合的执法维权机制,有效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辛三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