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都仑区推行“菜单式”普法
“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从传统的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到“五位一体”新媒体普法平台的建立;从“昆都仑区市民法律大讲堂”到“法律七进”,一粒粒普法宣传的“种子”正在昆都仑区大地遍开法治之花。
11月2日下午3点,家住黄河西路街道友谊19#社区的李阿姨来到“人民调解超市”求助。原来,李阿姨家的居民楼排污管道坏了,她和老伴儿每天都饱受臭味的困扰,虽然曾和邻居以及小区物业沟通过,但谁都不愿意主动筹钱进行修理。以往和谐的邻里关系也变得尴尬起来。调解员赵晓丽了解情况后,对李阿姨反映的情况给予了耐心解释:“根据《物业法》对老旧小区的规定,阀门入口管道以外的归物业站处理,阀门入口管道往里的需要居民自己来掏。”
李阿姨恍然大悟:“这不就解释清楚了吗?该我们交的费就交呗。”在调解员的调解下,问题顺利解决。
在法治昆都仑区建设进程中,传统的摆台法律咨询已经不能适应公众对普法形式的多样化需求,为此,昆都仑区着力实现由“单向宣传”向“双向互动”转变——“菜单式”普法,既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以往单一的、填鸭式的法律普及改为居民的自助服务,创新思路建立了“人民调解超市”,群众如需帮助可到“超市”挑选调解员。调解员由法律专业人士、司法干警、社区民警、楼栋长、离退休干部等人员组成。工作中,调解员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分类整理,调解成功后进行回访核实。仅2014年,前来调解矛盾的居民比前九年的总量还多。
与此同时,昆都仑区将普法工作虚工实做,打造出“五驾马车”,即以96个嘎查村(社区)为单位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定期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深入社区,通过说法律语言,讲法制故事,让法律知识真正入眼、入耳、入心;将政法干警定期派入社区,同时引入社会组织整合律师、公证员等法律人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搭建普法平台;整合社区法律资源,建立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通过热线、“直通车”、微信、微博等方式为居民速递新法、新规;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法治讲堂与道德讲堂有机结合,探索开展法制小剧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培育社区法治文化;利用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形成了由手机短信、普法QQ群、法治昆都仑区网站、法治昆都仑区微信、法治昆都仑区微博组成的“五位一体”普法平台。
按照“一街镇一品牌”思路,昆都仑区对全区15个基层司法所硬件设施进行提升建设,打造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林荫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前进街道民事民意法律服务站、黄河西路街道友谊19#三社区人民调解超市等十几个法律金牌服务岗。目前,昆都仑区已建成由21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和170个法律援助联络点组成的覆盖全区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形成了“一刻钟法律援助服务圈”和“1+X”特色调解模式。并可为65岁以上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自2011年来,无偿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1072件,提供法律咨询近6000次。致力于打造法律服务群众新常态,昆都仑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