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达拉特
阳春三月,记者穿行在达拉特广袤的田野上,与勤劳朴实的农民、乡镇干部、农技人员一起感受春耕备耕的生产热潮,一起感受播种“希望”的喜悦。
入春以来,几场瑞雪之后,达旗的农民已悄然开始忙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一次给农民吃了定心丸,记者在达旗展旦召苏木长胜村看到,农民有的正在春灌,有的在草原书屋看书充电。广大农牧民在各级党政爱农、帮农、护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生产热情空前高涨,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农民备耕网上取经 人勤春早备耕忙。眼下,在产粮大旗达拉特大地上,农民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耕耘,可今年农民“玩”起了新时尚,备耕到网上取经。 早春播种时节,达旗农民不再以依赖传统的种植模式或老经验种田了,他们纷纷扎堆坐在电脑前,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农作物、农资的价格行情及各种养殖信息,然后村民们聚在一起交流意见,选择合适的农资采购渠道。 “以前,我们年年就按照老方式进行耕作,费时费力不说,还要出高价购买农资。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农民也要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最新信息。今年开春,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每天没事时就打开看看农村百事通上的信息。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我每天在百度里寻找关于农资的价格,哪些品种适合梁外地区种植等。”恩格贝镇村民王有富对记者说。 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上备耕正成为达旗农牧民春耕备耕的新方式,农民们纷纷走进村远程办或自家购买电脑,掌握电脑技术,了解最新农业信息。网络已经成为该旗农牧民致富的千里眼、顺风耳。 农技分享成果凸显 过去一年,达旗遭遇持续干旱、红蜘蛛肆虐,造成粮食减产,再加上粮价下调,粮农收入下降。在这样的形势下,春耕将至,今年种什么?农民们仍很迷茫。为了创新种植模式,调动农民积极性,挖掘农作物的增产潜力,如何带动粮食产业增产、增收、增效,帮助农民发家致富,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春耕在即,达旗中小企业局联合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达旗千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的村民们送来了农技知识,与村民们分享科学种植经验,帮助他们更新种植知识。同时还邀请了达旗鹏程农资科技专业合作社农技人员,与村民们一同分享了田间管理、科学施肥、调整种植结构等农技知识。农技人员现场还为农民朋友们支招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提高种田的科技含量。 祁有师是侯家营子村出了名的蔬菜种植大户。为了响应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号召,祁有师今年有了一个新想法:种植订单葫芦。借此机会,祁有师与农技人员鲁鹏程现场交流了起来,“我想种葫芦了,撒甚肥、多少肥合适?”“这个想法好,开始调整种植结构了。具体的肥料哇,根据咱们当地土壤条件来看,硼、锌、钾等这些微量元素是必须要用的,千万不能觉得多上二胺、尿素就是好的……”鲁鹏程从施肥、田间管理一直讲到了病虫害防治,讲解过程中他还不忘为祁有师算上一笔成本账。 农技人员与农民面对面地传授和交流种植技术,让农民真正感受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以及对农业科技的渴望。通过培训分享,使农民们明白了种地不光靠传统的经验种植,更多的则是科学合理的种植与管理,这样才能每年多产粮,年年多增收。 现代农机唱“主角” 以往每年一到春耕春播时节,白泥井镇候家营子村农民王五命就犯了愁:由于小孩多年在城里上学,家里仅剩他和老伴,耕种、锄搂、施肥、拉运都得靠人力,一季下来,整个人累得都快脱了形。而今年,他轻松多了,乐呵呵地和村里的人们闲唠着,他高兴地指着眼前的拖拉机告诉记者,这是今年自己刚买回来的,才花了两万多元,还配备了旋耕机。“今年不但我家的耕种不用愁了,还可以帮别人家耕地挣现钱,非常划算!”王五命兴奋地说。 据了解,目前达旗已拥有各类农用机械5万多台,随着各类农机具的普遍使用,早些年举家出动驴骡牛马、老犁老耙闹春耕的景象不见了,穿梭于田间地头的是各式农用机械和操作熟练的机手,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劳动效率提高,农民做起了“潇洒庄稼汉”。 多年来,达旗作为自治区重点主抓的粮食大旗,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既增长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又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今年,达旗坚持把发展现代农牧业作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首要任务,进一步调整优化农牧业经济结构,力促农牧业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