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你陪父母多久?
“春节7天时间加起来只有1天时间陪爸妈”。前天,刚刚从老家回到我市上班的王宇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了这样一条信息。“回家时不觉得,可是离开家时细细地算一下,原来自己春节回家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真的这样少。”王宇的话语里充满了愧疚。
春节回家,你陪了父母几天?日前,就这一问题记者对一些家在外地的年轻人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觉得确实自己长假期间陪父母的时间很少,而同学朋友聚会多、与父母共同话题少等则成为主因。
家住赛罕区公务员小区的市民王先生对此深有感触:“儿子回来这一趟,真感觉没和他说几句话。”
王先生告诉记者,从腊月起自己就和爱人张罗起了年货,在北京工作的儿子终于要回家过年了,“儿子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了北京工作,一年只能在过年才回来一次。”“也就是年三十那天晚上跟他聊了聊,剩下几天他都忙。”王先生摇摇头说。
大年初一儿子在家吃了中午饭后便匆匆出门,说是有高中同学聚会,这一去直到午夜12点多才回家,还浑身酒气,王先生说当天他还专门买了鞭炮想等儿子回来一起放,但儿子回家太晚也只能作罢。
“说实话我确实有些不满,但考虑到孩子的确难得回家一次,见见朋友也合情合理,也就没说什么。”从初一到初六,原本王先生计划着和儿子聊聊天、下下棋、逛逛庙会,但这些设想都被儿子一个又一个聚会打破,“我和爱人心里也挺难受的,千盼万盼把他盼回来了,连句话都说不上。”
与王先生的儿子一样,王宇大学毕业后,在我市找到了一份令街坊邻居都羡慕的体面工作。但每年回家短暂的几天一眨眼就过去了,他很难有时间多陪陪父母。
“从腊月二十八回家,除了初一在家,初二去了趟亲戚家,其他时间都很少在家,参加了几个同学聚会,又参加了一个同学婚礼,差不多都是上午出门,晚上回家。”王宇有些愧疚,“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能一家团聚,但其实很少有时间能陪父母说说话。”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与同学朋友聚会占据了太多时间相比,父母和子女间缺少共同话题,则让有限的团聚时光变得有些沉重。
王可现在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读研三,腊月二十一就回到位于赤峰农村的老家过寒假。“很多时候,不知道该跟父母聊些什么,共同话题很少。”王可说,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蔬菜大棚,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也很少与外面的世界接触。
“跟父母一般就是说些家长里短,对于未来工作和生活的一些想法,跟他们沟通起来有些困难,有时候会因见地不同,闹得不欢而散。”王可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想去北上广等大城市去闯一闯,父母则认为大城市生活压力太大,买房负担太重,一直劝说他留在内蒙古发展。“今年就要毕业了,因为在就业问题上的分歧,不太愿意跟他们聊。”王可告诉记者,“很多时候跟父母在一起,也就是看看电视,或者自己玩手机。”
“别老玩手机了,对眼睛不好”。看到春节回家的孩子在家一直玩手机的时候,60多岁的市民张先生就会“特意”提醒孩子,“其实就是个借口,一方面确实想让孩子放下手机休息一下,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孩子跟我们老两口多说两句话。”
采访中我市一家心里咨询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北敏告诉记者,也有不少市民打电话向她咨询过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让难得回家的孩子多陪陪自己?“其实孩子有自己的应酬、聚会不是错,父母也不用指责,毕竟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但春节毕竟是团圆佳节,一家人其乐融融也是所有长辈的期盼。”北敏指出,比起在家陪父母,孩子更愿意出去聚会的原因是同龄人之间没有代沟,从这一角度出发,她建议父母们平时可以多上网,了解当下年轻人的热门话题,以此作为和孩子聊天的切入点,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作为子女,既然选择了回家过年,还是要平衡好自己的时间,不要重视朋友、忽视父母。”北敏表示,认为父母会无条件包容自己是许多子女的惯常心理,所以在父母和他人之间,子女一般都会优先考虑他人感受,这也是子女选择朋友聚会的原因之一。对此,她也呼吁,回家后可以将聚会分类,不太重要的聚会可以选择性参加,留一些时间陪伴父母。(记者刘军 实习生 王雅茹)
[责任编辑 巴菊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