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也渡张皋镇
张皋镇加紧修筑水泥路 吴玉库摄
四面环山、沟壑纵横,有500多年历史的古镇兴和县张皋,历史没有忘记,最近这里修通了公路。谈起此事,当地百姓纷纷竖起大拇指:镇里的工作队为他们筑起一条致富路。
张皋镇位于兴和县南部,480年前的明朝嘉靖(公元1522年)盛世,张皋已在农耕垦荒、商贾流连中开辟建镇。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清政府正式命名其为张皋镇。
就像满洲里的火车在进入俄罗斯境内之前,因车轨宽度不一要换车轴一样,在明清两朝,蒙古、归化地区与皇城北京之间来往的马车,都要在张皋“打尖”换车轴。由此张皋成为当时的大道要冲,商贾云集500多家,是沟通边疆外埠与京城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如今的张皋镇有10个村委会、81个自然村、常住户数3288户,是个12532人的人口大镇。但因地势偏僻,山多沟深,国道高速和铁路都远离张皋,特别是交通道路建设滞后,不少惠农项目鞭长莫及,张皋的山区成为春风不渡之地。大山里的村庄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更没有一寸黑色路面。由于摩托、农用机车无路可行,村民买卖产品主要依靠驴驮人背,极不方便。交通道路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2014年12月央视7套“聚焦三农”节目播出“老杭卖羊记”,就反映了张皋镇大山里的农民因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实情。
自2013年以来,镇新一届党政班子把交通道路建设作为加快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头戏,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修路是需要大钱的硬活儿。年富力强的镇党委书记张健带领一班人,反复到上级部门说情况、报项目,终于把修路项目相继立项。镇里的工作队员说:“我们去年跟着张书记工作,一年只休息不到10天。”
现在,张皋镇道路建设项目就多达15条(包括街巷硬化),总里程90.5公里,覆盖全镇10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占全镇自然村的71.6%,惠及9600多人,占全镇常住人口的86.6%。外出打工的农民竖起大拇指夸镇干部们为老百姓修起致富路,纷纷返回村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