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期待智慧气象和大数据应用改变生活

16.02.2016  10:26

  中国气象报记者栾菲报道 岁末年初,中国气象网面向网络用户发起互动调查,了解互联网时代气象数据开放、流动和挖掘的更大价值。调查结果显示,“智慧气象”“气象大数据”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已经走进公众的生活,未来人们对气象与大数据的结合寄予更多的期待,对智慧气象、精准服务寄予厚望。

  调查显示,有87.55%的用户对智慧气象有所了解,有过半用户(55.1% )“一直关注智慧气象”。92.11%的用户认为“大数据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伴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小到出门穿衣戴帽,大到区域经济生产布局,气象信息是离不开的参考,作为智慧城市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智慧气象,自然备受人们关注。

  在调查中,除了认可智慧气象需具备观测智能、预报精准、服务开放、管理科学等特征之外,有超过30%的用户认为智慧气象应是“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智慧气象的内涵包括智能的感知、精准的预测、普惠的服务、科学的管理、持续的创新。这五个方面的“智慧引擎”必然是对大数据的充分采集、分析和利用。有28.23%的用户希望“运用大数据辅助决策,使灾害防御更加有效”;26.61%的用户希望“依据数据分析,公共服务更加个性化”,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生活质量的担忧,对防灾减灾和高水平公共服务的日益旺盛的需求。31.45%的用户认为气象大数据可以“指导农作物种植、房屋建造、建筑设施规划选址等,从源头防灾减灾”。

  目前,各地气象部门已经在智慧气象发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苏州气象”APP智能手机开发应用,可使用户获得精细化到街道、乡镇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显示用户所处地理位置的气象实况,每6分钟更新天气雷达图像,达到了量身定制的效果。广东肇庆开发“智慧型”气象为农服务业务平台,建立农作物、用户、地理信息、农气资料、模型公式等数据库,可随时查看农作物的指标信息、生育期信息、病虫害信息及农作物在当前生育期的一些实时数据。

  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集约化处理,从而提高预报准确率,提升气象保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气象业务发展的努力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国24小时晴雨、温度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1.8%和13%,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减少26%。这些成绩基于掌握庞大的气象数据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化处理,是气象大数据技术的浅层次应用。目前我国气象卫星实现了多星在轨和组网观测,18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不间断运行,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已基本实现观测自动化,区域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从85%提高到96%,为掌握海量的气象数据奠定了基础。

  而如何将“数”转化为 “据”,即通过对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挖掘更深更广的价值,获得决策行动的重要参考?这种对数据的深层次应用需求,也体现在调查中。调查显示,33.98%的用户认为智慧气象应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相融合,29.68%的用户认为实现气象大数据应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挖掘气象数据的潜在外部关联价值”,24.03%的用户认为“传统分析手段无法处理复杂的跨行业数据”,35.36%的用户希望有“更好的数据挖掘算法”。公众普遍认为智慧气象不仅定位于信息技术升级,更应定位于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整体发展,应注重智慧服务,加强“智慧保障民生”。

  中国气象局在2015年发布的《气象信息化行动方案(2015-2016年)》为发展智慧气象和气象大数据技术应用指明了方向,气象部门将在有序发展气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推动数据开放和共享,开采利用气象大数据“宝藏”巨大而未知的价值,为发展智慧气象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