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工程提升首府百姓幸福感
[ 导读 ]尽管儿女们在北京买了房,63岁的李宝根大爷还是喜欢和老伴儿留在呼和浩特。李大爷的理由很多:呼市有老朋友,有好山水,有好环境。这几年,呼市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生活更具保障,城市更宜居。“生活在这样绿色的城市里,比较悠闲,更有幸福感。”李大爷说。
尽管儿女们在北京买了房,63岁的李宝根大爷还是喜欢和老伴儿留在呼和浩特。李大爷的理由很多:呼市有老朋友,有好山水,有好环境。这几年,呼市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生活更具保障,城市更宜居。“生活在这样绿色的城市里,比较悠闲,更有幸福感。”李大爷说。
李大爷的幸福感与我市实施创城息息相关。
让更多的人像李大爷一样,感受到城市给居民带来的幸福感,正是首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位于牛街上的几个小区曾因年久失修、管网老化,变得破旧不堪。为此,我市先后投入改造资金4300多万元,为牛街上的11个小区改造了污水管网,做了墙体保温。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惠民工程真正暖了老百姓的心窝。
据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老旧住宅小区1535个,面积220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约40万户。2011至2014年我市共整治改造老旧小区1123个,还有400多个小区需要改造。根据未改造小区存量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市的财力现状,拟利用两年时间,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前把需要改造的小区全部圆满改造完成。
“窗户比以前严实了。”做了外墙保温,家里暖和多了。”“小区院里绿化了,还安置了体育设施。”……老旧小区居民对改造过的小区赞不绝口,这项惠民工程切实解决了老旧小区居民迫切关心的吃水、用电、取暖等问题,实现了房屋居住安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节能改造落实到位、环境洁净美观的整治改造目标。
老旧小区改造只是我市创城惠民工程中的一鳞半爪。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把财政投入、公共资源、工作力量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2013年,我市本级财政预算结构进行大幅调整,压缩部门经费、“三公”经费等共计12.5亿元,投入到改善民生项目中,2013年我市用于民生部分的支出占到总支出的54%。2014年,全市各类民生支出共计1879869万元,占到总支出的60%以上。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2014年,市委、市政府实施了多项暖心民生工程,提升了首府居民的幸福指数:开工新建及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41所,完工22所;出台小学新生入学工作办法,8.5万名非本市户籍学生获得同城化待遇,“择校”问题得到缓解;8家改革试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让利患者644万元;建立乡村医生巡诊制度,方便2.8万偏远地区群众看病就医;改造、新建、回购文体馆18处,新建续建剧场6个,改造后的老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入使用,全市基层文化设施综合覆盖率达到85%以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