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内蒙古科技大事记
11月1日,自治区科技厅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会议全文传达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重点传达学习了李纪恒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要求,全厅上下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切实把全厅系统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11月1日,国家科技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三、第四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结果,全国范围内共有34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内蒙古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列其中。截至目前,内蒙古共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7家,分别是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乌兰察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锡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鄂尔多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通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深入开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谋篇布局。《方案》对新时期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提出了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政策保障措施,同时明确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组织实施。
11月4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向社会公示了“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部分奖励名单。“干旱半干旱地区现浇网格生态护坡工程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燕麦育种技术创新及优质专用新品种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这两项成果的上榜为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励家族中增添了“内蒙古力量”。
11月5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陕西省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开幕。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全区12个盟市的38家科研院所、高校、园区、涉农企业和合作社组团参展,现场展出45项农牧业高新科技成果,涉及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农牧业机械、绿色生物肥料、农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优势领域。
近日,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公布了第八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评选结果,全国共有590个奖项上榜,其中获奖集体157个,获奖个人214人,获奖项目219项。内蒙古自治区共获得奖项27项,创历届新高。其中获奖集体8个,获奖个人10人,获奖项目9项。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内蒙古技术市场日益走向成熟和繁荣,技术市场服务日趋完善,技术市场交易渐趋活跃,2016年上半年全区共成交各类技术669项,实现合同金额23.29亿元。
11月9日,在国家科技部农村中心组织下,曾参加过2016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列车赤峰行”活动的24名专家再次来到赤峰,对今年5月份开展的“科技列车赤峰行”专家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活动进行回访。回访活动围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医疗卫生服务、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等主题,通过专家走访、洽谈合作、考察指导、讲座培训、建言献策等多种形式,深入赤峰市生物能源、碳汇、电子软件、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企业和赤峰市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农村牧区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对接,并就5月“科技列车赤峰行”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日前,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专家对2010、2011年度首批设立的自治区重大基础研究开放课题进行验收,哺乳动物卵母细胞成熟,早期胚胎发育和胚胎干细胞研究,内蒙古典型草原水文,土壤和植被动态响应关系研究,内蒙古地区自然发酵乳中乳酸菌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白云鄂博稀土资源清洁高效选冶新技术的基础研究等10项课题成功通过验收。
11月10日,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第二阶段展览展示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由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45项科技成果亮相“一带一路”合作主题展,涉及高新技术、现代农牧业、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沙产业等领域。
日前,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发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共新建84家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总数达到346家,分布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108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通过验收进入运行阶段,内蒙古自治区拥有2家,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国家草原畜牧业装备工程中心和国家羊绒制品工程中心。2家研究中心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为各自所属领域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日前,《人民日报》和《2016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绿皮书》联合发布了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暨“2016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区”、“2016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系列榜单。在“2016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区”榜单中,内蒙古自治区有7个区上榜,分别是包头市昆都仑区、东河区、青山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赛罕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榜单显示,包头市昆都仑区排名相对靠前,列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区第31位。
2016年第三季度,自治区全区各类技术合同成交558项,合同金额38.85亿元,同比增长52.29%。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吸纳区外各地技术454项,同比下降14.34%;投入资金达37.66亿元,接近全区输出技术获得技术成果金额的32倍,同比增长255.95%。这说明我区与区外的技术交易较活跃。区内成交各类技术104项,同比增长40.54%;实现合同金额1.19亿元,同比下降92.05%。这体现出经济下行辐射到全区技术交易市场,科技行业受到了影响。
11月16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5家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这5家工作站分别是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草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高光效牧草选育与管理院士专家工作站、草牧业生产生态范式院士专家工作站、动物营养院士专家工作站、家畜改良与防疫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同时落户呼伦贝尔市标志着呼伦贝尔市在推进产学研高端合作,引进聚焦高层次人才,系统推进“人才、项目、基地”三位一体开展科技合作方面探索了新路子、创新了新模式。
11月18日,国家科技部发布《关于对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进行公示的公告》,对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的拟表彰对象进行公示。内蒙古自治区共有3个科普工作集体和7名科普工作者上榜公示。
11月22日,2016年第十届中国专利周内蒙古地区活动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专利周以“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开拓知识产权强企之路”为主题,旨在通过集聚整合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搭建对接平台,着力解决企业关注的知识产权热点问题,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第十届中国专利周内蒙古地区活动时间为11月21日至27日,全区各地围绕专利周主题,结合地方实际,开展了各类政策宣传、培训、信息发布、投资交易、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企业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运营。
11月24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我区共有4家创业创新基地上榜,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东达蒙古王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赤峰市宁城县中京小企业创业基地、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服装工业园区小企业创业基地、巴彦淖尔市临河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截至目前,我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总数已达到8家。
近日,内蒙古蒙科立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元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康恩贝药业有限公司三家企业顺利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国家体系认证,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自治区知识产权局于2014年开始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并确定了10家首批开展贯标工作的试点企业予以支持和指导。2015年年底,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率先通过第三方审核机构认证,成为我区第一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截至目前,我区已拥有知识产权贯标企业4家,其余6家企业也陆续进入到第三方审核机构认证阶段。
近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5年我区研发经费支出规模达到1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5%,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研发经费投入强度(R&D/GDP)为0.76%,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比“十一五”末提高了0.21个百分点。
11月28日,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白宝玉主持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传达学习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厅机关全体公务员,厅属事业单位班子成员,各转制院所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要求,科技厅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科技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自治区党代会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系统党的建设迈出新的步伐。要坚决守住“三条底线”,协同推进“五化”进程,确保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科技工作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努力谱写中国梦的内蒙古新篇章。
(科技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