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卖私房菜、土特产 也要办证了!

22.10.2015  12:28

  “烘焙达人”精心制作的水果蛋糕、“极品吃货”的拿手好菜麻辣小龙虾、自家祖传的秘制卤猪蹄……在微信朋友圈里,每当看到这些自制的美食时,你是不是早已直流口水?尤其是对方还声称“从来不会添加乱七八糟的东西,家人吃什么就往外卖什么”,正是看中这一点,不少网友忍不住通过微信下单购买这类自制食品。然而近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网售美食戴上了紧箍咒,今后,不管是在网络店铺还是在微信朋友圈里,卖私房菜、土特产等也要办证了!

   大多数网友对网购食品有不满意经历

  如今,网络销售平台越来越多,销售的食品也鱼龙混杂,消费者在网购中买到不合格产品,大多数人只能自认吃亏。

  记者随机采访了朋友圈里的10位网友,和他们一起分享了网购中的一些经历。其中,有8位网友表示,在网购食品中,出现过不愉快的经历。网友任丹是包头师范学员大一的学生,她告诉记者,她和室友几乎每周都要从网上买吃的:“网上的零食种类又多又便宜,几个人合买一箱,还得再给优惠,因此,我们很热衷于这种网购形式。不过,我也遇到过很多麻烦,有一次在京东上购买了一箱无任何添加的野生蓝莓汁,但收到货后却发现,这个蓝莓汁并不像店铺商家描述的那样,食品配料中的添加剂有10几种。我要求商家退货,可是对方却以食品不能办理退换货为由拒绝了我。我给京东客服打了三四次电话也没有得到解决,最终不了了之了。

  网友秦晓敏是我市某医院的一名护士,也是一名网购达人。她说,她一直以来已经习惯在微信朋友圈里购买食品了。“我以前在朋友圈里卖过面膜,很多朋友都捧过场,现在,我有不少朋友在朋友圈里卖各种家乡特产、还有自己母亲亲手做的咸菜、韭菜花酱等,因此,我也会经常光顾他们的生意。不过微信里的购物经历还算不错,只出过一次小意外,就是吃购买的‘虾酱’时,拉肚子了,只好把只吃了一次的虾酱扔掉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网友在网购中遇到的纠纷,食物外形、包装与网上介绍不符以及食物的口味奇怪这两项问题,消费者反映最为突出。近半数的消费者从来不关注商家的资质问题,只有10%左右的商户能够提供自己的营业相关证件。

  而新的《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不仅更加有力地对网售食品进行监督管理,也为网友提供了维权的通道。新法规定,网络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持照经营,同时,提供生产经营的第三方平台有审核经营者证照的责任。微商制售的食品安全风险提供了监管标尺,也就是说,如果你在朋友圈里卖私房菜、土特产,也要办证了。

   朋友圈里卖产品的多无相关证照

  尽管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在即,但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一些网络店铺并没有主动出示证照的意识,而在微信朋友圈的微商群体中,出示证照与办理证照的意识更弱。

  “微信朋友圈里做生意的,兼职不少,拿了货就在朋友圈里卖卖,不一定有经营实体。”李先生销售四川的特产腊肉有几个月了,他告诉记者,也只是当成一个副业来做。“在朋友圈里做生意是件很方便的事情,只要将腊肉的照片、相关信息上传,再喊大家来买就行了。”李先生说:“每天傍晚将顾客订的货发出去,一单生意就算做完了。

  尽管照片中出售的产品上印有标签,标签上有各种相关的信息。但当记者问“你是否具备食品经营许可或者备案凭证”的问题时,李先生坦言,“没有”。

  随后,记者随机点开了卖糕点、零食、饮品等淘宝网食品专栏中的10多家店铺,并没有看到食品安全许可证的相关标志。相比购物环节的有问必答,记者此次询问食品安全许可证的问题,基本没有商户的回应。

   监管部门已推行“线上线下”同步监管

  事实上,网络中售卖食品的问题也引起了我市监管部门的重视。今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各大食品销售平台,实行了“互联网+信用监管”的动态管理,规范订餐平台,实现亮照经营。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电子商务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已对美团、拉手等网上销售第三方平台实行“线上线下”监管同步,要求这些平台承诺“坚决不让无证餐饮单位进入订餐平台”。

  对第三方平台的管理,监管部门开始推行平台备案登记制度,由第三方平台对经营单位的资质、内部管理、服务情况等进行详细备案登记,监管部门对线上餐饮单位进行不定期抽查,从餐饮单位证照情况、经营范围、送餐条件和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网络订餐食品安全。

  “对网络食品销售的监管,购物平台是重中之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电子商务科的工作人员称,接下来,他们不仅向这些购物、订餐平台宣传新《食品安全法》,还将进行各种形式的抽检,更加严格地处罚各种违法行为。而对于隐藏在朋友圈中各种食品交易行为,她提醒:在具体管理办法未出台实施前,建议消费者慎重购买微商的自制食品。因为微信美食很多只是朋友间的交易,不属于经营行为,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可能面临举证难、维权难的问题。(记者 贾婷婷)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