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乌兰木伦镇:180多户村民受益“村村通”
原标题:乌兰木伦镇:180多户村民受益“村村通”
刘金贵夫妇在看综艺节目
郭玉勤在调试接收设备
2014年9月3日,自治区网信办、蒙牛乳业与本报携手共同启动了“活力内蒙古——‘十个全覆盖’民生日记”大型新闻采访活动。为了对自治区正在全面开展的“十个全覆盖”工程进行宣传报道,本报记者深入基层,写新闻、看民生、道民情,反映“十个全覆盖”的建设进程以及“8337”发展思路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今年2月9日,记者走进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就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行了实地采访。
武飞则:生活不单调了
时间:2月9日上午
地点: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花亥图村
天气:晴
乌兰木伦镇花亥图村离伊金霍洛旗政府所在地40多公里。上午,记者在伊金霍洛旗宣传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驱车前往花亥图村。
乌兰木伦镇广电中心主任郝昊早早来到花亥图村,在他的带领下,记者一行又驱车在乡村砂石路上走了十几分钟,来到农民武飞则家。崭新的砖瓦房,宽敞的院落,54岁的武飞则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谈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带来的变化,武飞则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想了几秒钟才给记者打开话匣子,“你要问我这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感觉是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习惯。过去我们这里的生活习惯是‘天一黑上床睡觉,天一亮下地干活’。为什么会这么单调,因为没个干的。”
说话间,武飞则看了一眼镇广电中心郝昊主任,小声告诉记者:“前几年,我们实在没办法,就偷偷安了电视锅接收器。但是那玩意不但信号不好,还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我们每天看的是提心吊胆。2014年6月,镇上响应国家政策,搞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我们家只花了50块钱安装费就安上了国家正规的电视接收器。现在不但能看的电视频道多了,而且电视的接收效果也比以前强了不少。这不,我和老伴现在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
“2014年,我们乌兰木伦镇共给180多户村民安装广播电视接收器。各级政府为这项工程都匹配了专项资金,每户村民只需要拿出50元的安装费就可以看到信号稳定的电视节目。”郝昊告诉记者。
郭玉勤:不再靠老天脸色看电视
时间:2月9日上午
地点: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花亥图村
天气:晴
从武飞则家出来,又到了郭玉勤家。11时,阳光晒化了房顶的积雪,雪水流到了电线上,57岁的郭玉勤赶忙出来擦一下电线上的水珠。
“要说现在和以前最大的变化,我觉得是不再靠天气看电视了。”郭玉勤的这一句话让大家莫名其妙。
“听说过靠天吃饭,还头一次听说靠天气看电视?”记者不解地问道。
“以前我们看电视都是安装电视锅接收器,不但接收频道少,而且信号也不好。尤其是刮风下雨天就更不用说了,电视里一片儿雪花,哪能看清楚人。即使是今天这样的大晴天,风稍微大点,也得上房摆弄摆弄接收器。”郭玉勤说,2014年6月,镇里要给安装广播电视接收器,当时村里人还有些不愿意,一个是费用问题,一个是对这个接收器的功能不了解,万一大家把原来的锅子拆了,新安的接收器又效果不好,这不是花钱买麻烦吗?后来,镇广电中心郝主任给村民做工作,大家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安了这东西,现在来看真的挺好。
刘金贵:能了解天下大事小事
时间:2月9日中午
地点: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格丑庙村
天气:晴
刘金贵现在的生活就像他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向幸福出发》一样幸福。当记者一行来到刘金贵家时,他和老伴带着孙女正在看电视节目《向幸福出发》。
68岁的刘金贵是乌兰木伦镇格丑庙村张家梁社地地道道的农民。明亮的房子、釉面砖的地面、暖和的热炕,这些都是刘金贵幸福的来源。但是说起现在最大的幸福,刘金贵有着自己的想法,“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能够安居乐业,特别是去年实施的众多惠民工程更是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刘金贵告诉记者:“前几年,农村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看不上电视。农忙季节还好,早晨起来下地干农活,晚上回来累得上炕就睡,一天也就这么个过着了。可是到了农闲季节,每天闲下来没个做的,我们就只能开始玩了。男人们聚在一起抽烟、喝酒、聊天,女人们就是打麻将。这就弄成了农村喝酒、赌博盛行。现在情况不一样啦。”
“怎么不一样了?”记者问道。
“你也在村里走了一上午,看见谁家打麻将了?”刘金贵反问。
“那倒没有。”记者回答。
“这就对了,现在每家每户都通了广播电视,大家都忙着看电视听广播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谁还没事成天喝酒、打麻将。现在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才喝酒打麻将。”刘金贵说。
“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好了。你看,我们每家每户安装的广播电视接收器设备是国家白给的,每户只掏50块钱安装费。现在我家电视能收到50多个频道,天下大事小事我都一清二楚。”说起现在的好日子,刘金贵停不下嘴。
张文华:每天必看本地节目
时间:2月9日下午
地点: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格丑庙村
天气:晴
张文华,今年63岁,这位在格丑庙村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民,家里有两台电视机,两套广播电视信号接收设备。
看到记者略带惊讶的神情,张文华笑着说:“刚通电视信号那会儿,我和老伴感觉电视是个好东西,不但能了解天下大事,还有那么多电视剧。所以我们俩都迷上了看电视。没承想这样一来,我们因为看电视弄起了矛盾,一个电视两个人不够分。最后还是我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我们安两套接收器,又买了一台电视,这样就谁都能看上电视了。”
“前几年,我们这里都是自己花钱安装电视锅接收器,违法不说,只能收十几个频道的节目。我们地方的鄂尔多斯电视台和伊金霍洛电视台的节目根本收不到。国家的大政策确实应该了解,但那毕竟离咱一个农村老百姓远了一些。农民最关心的还是旗里有什么和咱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说句实话,当时我连旗长是谁都不知道。”张文华告诉记者。
2014年6月,乌兰木伦镇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给张文华家按上了卫星接收设备。张文华家的电视一下能收到50多个频道,鄂尔多斯电视台和伊金霍洛电视台的节目张文华每天必看。
【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对于偏远农村牧区来说多么重要,它给农牧民打开一扇了解外界的窗户,受到广大农牧民的交口称赞。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