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五人踢碗》再获国际金奖

13.09.2015  16:16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13日电题:杂技《五人踢碗》再获国际金奖

  新华社记者于嘉

  获得第十四届莫斯科国际青少年马戏比赛金奖的5名姑娘,刚回国就抓紧时间投入训练,因为她们受邀在9月下旬赴法国巴黎进行5个多月的驻场演出。

   获奖

  身着蒙古族服饰,脚穿特制皮靴,踢出的银碗精准地落在队友头顶上……这是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五人踢碗》5名女演员训练的一幕。

  她们骑着独轮单车,组成的队形变化多样,时而将银碗对踢、对接,时而连踢、连接,还有5人5角定位踢、5人转圈踢接、扇形连踢等,表演节奏鲜明,惊险中透着娴熟。

  “姑娘们刚从莫斯科回来,就投入紧张的训练中,我也很心疼,但我们肩负着弘扬草原杂技文化的使命,为了演好,大家拼了。”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团长邢力莉说。

  日前落幕的第十四届莫斯科国际青少年马戏比赛上,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选派、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表演的参赛节目《五人踢碗》获得金奖。

  邢力莉说,《五人踢碗》在10多个国家近30个参赛节目中脱颖而出,主要凭借高超技巧、巧妙编排和浓郁民族特色。

  “我们在选材、训练、道具研发和演员心理素质培训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这个奖项太不容易了。”她说。

  姑娘们由于在国际赛场上表现出色,还受邀于9月下旬赴法国巴黎,为当地举行的马戏比赛表演、助阵,并将在巴黎驻场演出数月。

   苦练

  “在莫斯科参赛的5名女演员有汉族、蒙古族,年龄最小的16岁。集训期间,姑娘们每天训练10小时左右,非常辛苦。”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团长助理吴群说。

  年过五旬的吴群1999年起负责《五人踢碗》的教练和领队工作,从组建队伍到第一次拿金奖用了5年。“孩子们在训练中毫不含糊,一练就是一天。取得好成绩,可谓众望所归。”他说。

  《五人踢碗》演员王蒙浩1993年入团时只有7岁。“那时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拿奖。”王蒙浩与一同训练的孩子一样,对童年印象最深的事是头顶着碗看电视,为了演好节目,她除了在团里训练,回家还给自己加码。

  “一练就是20多年。”如今,王蒙浩成了家,有了孩子,但她扔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团里、投入训练。“我们早把杂技当成了事业,否则坚持不到现在。

  演出团队中,年龄最小的刘晨晨虽然参赛经验少,但心态稳定发挥出色。

  “训练中,经常磕碰或磨破皮,但在比赛中听到观众热烈的掌声,身在舞台中央的我就会觉得,流过的泪和汗都值了。”刘晨晨说。

   愿望

  邢力莉说,《五人踢碗》曾获2004年第六届全国杂技比赛金奖、2006年第七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节金奖、2007年第二十三届意大利金色马戏节金奖,时隔8年,这个节目再次荣获国际金奖。

  但在推广草原文化和蒙古族特色杂技项目上,他们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作为杂技团团长,邢力莉想把“马背”这一蒙古族传统特色融入杂技艺术,“正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演的大型原创实景剧《千古马颂》,就有我们的杂技演员参与,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更有吸引力的杂技动作,努力把‘马背上的杂技’发扬光大”。

  杂技团近期还推出了大型儿童魔幻剧《除夕外传》,兼具魔术、杂技、舞蹈、武术等元素,今年8月中旬开演后,得到小朋友及其家长的好评。

  另外,杂技团以内蒙古流传甚广的“猎人海力布”故事为蓝本,正在编排一部杂技剧。

  “这都是杂技团成员为了把蒙古族特色杂技向更多地方推广所做的努力。”邢力莉说。

  对于仍在学习、成长的小队员刘晨晨来说,她希望自己能有更多机会参加各类比赛,承担难度更大的技术动作。

  “在国际比赛上,我看到国外选手的表演欲非常强烈,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些拘谨,以后要更洒脱些。”她说。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