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军:培训行业创业寻梦

31.07.2015  19:25

  作为一名80后,他从一个月收入仅九百多元的北漂族到内蒙古职业培训行业中的佼佼者,安排10多名大学生就业,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年轻人白手起家的故事。

  他就是呼和浩特市金鳞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李向军。

  李向军出生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2002年,他考入内蒙古科技大学,并选择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从那时他心里就有个目标,今后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大学期间,他品学兼优,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他善于动脑筋,在做生意方面很有天分,为了锻炼自己,给家里减轻经济负担,他联系了几个同学批发各种 小商品做起了校园生意,生意不大却做得有声有色,这为他今后的创业积累了经验。

  2005年大学毕业后,李向军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去北京打拼,开始了“北漂”的生活。因为刻苦努力,他很快成为一家职业培训学校的业务精英,业绩也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但为了给心爱的人一个安稳的家,2006年李向军放弃了北京的工作回到呼和浩特。刚回来时,生活的艰难不言而喻,个性比较独立的他从来不会张嘴向父母要生活费。那时,由于经济拮据,他只能与别人合租房子,困难时吃饭都成问题,为了生活,他吃了不少苦。也正是这一年,李向军看准了创办职业教育的路子,有了目标,他创业的念头更加坚定。

  2007年,李向军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在前辈的帮助下,他创办了自己的培训班。创业初期,对于白手起家的李向军来说非常艰难,一个人身兼数职,招生、做宣传、讲课等等都是他亲历亲为,有时甚至要骑着自行车给培训班招生。创业的路尽管艰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后来,在李向军的不懈努力下,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状况也好转起来,李向军的办学之路逐渐步入正轨。

  2010年4月,在获得办学许可证后,李向军正式创办了呼市金鳞职业培训学校,在职业教育界站稳了脚。李向军对记者说:“虽然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当时作坊式的办班,效益可观,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并不可行,没有属于自己的办学队伍,没有大众的认可,没有品牌的知名度,发展是不会长远的。”也正是因为有了长远的规划,不被眼前的利益所干扰,李向军在呼市地区职业培训这个领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拥有了自己的学校后,李向军并没有松气,反而觉得压力更大了,此时的他,不仅要面对员工,面对家庭,更重要的是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办学所有的动机都只是为了生存,当一切尘埃落定,思考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需要考虑发展,需要扩大办学规模,需要面对同行的竞争,需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还要给跟着自己干的伙伴们建立信心,还要做公益活动……这些都要一一去解决,去规划,付出的可能比刚开始创业时还要多。”李向军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李向军考取了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国家二级就业指导师证书,并成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和高级礼仪讲师。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先后培训各类人员近万人,涵盖政府机关、国企、民营企业等各行各业,为中石油、蒙牛、伊利 、神华、呼铁局、集通铁路等上百家企业做过相关培训服务。他还为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现场工作人员和裁判员做过文明礼仪大培训,而他的金鳞培训学校也被评为全国质量诚信AAA级品牌企业, 自治区优秀统考报名培训机构。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