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驻村干部就是亲人!”

10.10.2015  10:57

秋日的乌兰察布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十个全覆盖”工程像一支彩笔,把大地装扮得分外迷人:修葺一新的房舍,平坦笔直的街巷,干净整洁的院落,组成了一处处颜色鲜亮的新农庄,镶嵌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自治区万名干部下基层驻乌兰察布市督导组的进驻,更是掀起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新高潮。

 “沉下去,还要蹲得住”

9月6日,自治区万名干部下基层驻乌兰察布市调研督导组组长张华率37名区直各部门单位的干部与乌兰察布市对接,迅速进入角色,制定了调研督导工作规定、纪律规定等工作制度,3人一组深入该市11个旗县市区,围绕“抓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农村牧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3大课题,问诊、把脉、开良方。

回想起9月18日和自治区万名干部下基层驻乌兰察布市调研督导组一起召开的座谈会,凉城县麦胡图镇金星村党支部书记沈爱生仍然记忆犹新。“那天,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干部和村民坐在一起商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事,座谈会开得很热烈,调研督导组的同志们问得很细。”

之后,乌兰察布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迅速抽调3575名干部入驻1321个嘎查村,确保每个嘎查村至少有2名驻村干部。

“沉下去,还要蹲得住!”督导组组长张华这样叮咛同组的干部们。

截至目前,自治区驻乌兰察布市督导组的成员们几乎用脚丈量完所有的嘎查村,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为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献计出力。 “我对村民们有信心”

沿着四子王旗乌兰花镇乡村公路西行25公里,一处古色古香、恢宏大气的村庄让人眼前一亮。这里是吉生太镇城卜子村,道路两旁的灰色景观墙似长城一般凹凸有致,家家户户的院墙、房屋都是红墙灰瓦,在阳光的沐浴下透出厚重的历史感。

今年50岁的驻村干部黄谷秋是该旗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干部,他轻车熟路地带我们走进李俊成家。56岁的李俊成刚刚从地里干活回来,提起“十个全覆盖”工程,他感慨地说:“刚开始危房改造的时候,我怕这事儿不靠谱,死活不同意。乡里领导和驻村干部成天往我家跑,给我做工作,呆到晚上12点钟是常有的事。”

李俊成坐在炕上,拍了拍黄谷秋感动地说:“这些干部去哪儿找?这不,钱不够,老黄还为我担保贷款3万元。你们看,我家整得亮堂堂的,住着舒心啊。家里变了模样不说,还给我们上了水浇地,收入也提高不少。晚上还有路灯,人们吃完饭在街上溜达、打牌、跳广场舞。以前都不想在村里住了,现在让我走我都不走。”

记者问黄谷秋,怕不怕村民还不上?他摆摆手说:“不怕!通过驻村工作,我们之间建立了很好的感情,我对村民们有信心。”据了解,仅黄谷秋一人就为这个村的村民担保了10多万元的贷款。

“他们是为了让我们过得好”

秋日艳阳下,兴和县城关镇十号村格外漂亮,一座座红顶黄墙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延伸到户,广场上嬉戏打闹的儿童、结伴健身的青年、谈天说地的老人,共同勾勒出一幅和美画卷。

李东生老汉打量着自己的新房,那个高兴劲儿甭提了。“这些驻村干部就是亲人!他们每天早晨6点不到就进村,帮我们铺路、整修房子、收拾院子,啥脏活累活都干。以前躲着他们走,现在盼着他们来。”李东生感慨地说:“他们是为了让我们过得好,所以我们也支持他们的工作,尽力配合。修广场要占我家的7分地,我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要搁在以前,那地可是我的命根子,谁也不能动。是‘十个全覆盖’工程让我们走近了。”说着,李大爷眼里泛起了泪花。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全面深入推进,乌兰察布大地干群关系日渐紧密:全市包扶驻村干部自租自借房屋、自备锅盆做饭、自带行李驻村;白天在工地上劳动,晚上入户汇聚民情民意、想办法,赢得了民心。

截至9月30日,乌兰察布全市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有序推进,危房改造新建、维修加固、转移置换3种模式在建及完工5.3461万户,村庄整治拆除危房及整治附房、棚圈完工11.007万间,街巷硬化在建及完工3108公里,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完工2.0581万户,安全饮水在建及完工515处,校舍建设改造在建及完工20个,卫生室在建及完工469个,文化活动室在建及完工596个,便民连锁超市在建及完工54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