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搭建“三平台”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26.12.2014  20:02
  2014年,霍林郭勒市以实施“人才强市”工程为抓手,搭建“引进、培养、服务”平台,提升了本地区的技能人才队伍水平。目前,全市拥有技能人才1.7万人。

  注重技能人才引进工作,提升技能人才队伍实力。引进高端技能人才。创建工业园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引进高级技师497人。成立褐煤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中心,开展褐煤提质技术攻关。目前,全市在铝产品深加工、煤化工等领域研发自主知识产权40余项,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技术项目储备和人才队伍。同时,筹建技能大师工作室,计划为自治区、通辽市、霍林郭勒市认定的领军人才提供1至3万元不等的特殊津贴。引进了全国知名的铝业技能大师李爱森,筹建了铝后加工(铸轧)大师工作室。建立长效招聘引才机制。定期举办人才劳动力招聘会,同时根据需要举办专场招聘会,实现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常态化,为驻市企业招聘技术工人。2014年,已成功举办9场人才劳动力招聘会,吸引10000余名求职者参会,提供招聘岗位9816个,为293家企业招聘2018人。

  注重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升技能人才职业价值。加大职业培训力度。采取校企联合的模式,围绕当地煤、电、铝等支柱产业,家庭服务业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整合全市的培训资源,开展“订单式”培训,增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2014年已完成农牧民工转移培训380人,城镇就业技能培训1003人,家政服务业培训258人。筹建自治区级公共实训基地,计划用3年的时间,出资2亿元,建设霍林河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暨职业技术学校项目。项目占地127亩,建筑面积42900平方米,集职业培训、技能实训、技能鉴定、创业孵化、职业教育五大功能于一体,年培训能力达到5000人,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劳动者素质,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为蒙东地区企业输送大量紧缺技能人才,该项目已经正式开工建设。恢复设立技工学校。今年,为增强技能人才培养的力量,充实技能人才培训体系,该市整合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资源,通过了自治区的评审,重新恢复了技工学校,并与霍林郭勒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办学,使用同一支教职工队伍,挂两块牌子,学校实行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两种证书制度。

  注重为技能人才队伍提供优质服务,健全激励、保障体系,优化生活环境。举办了首届职业技能大赛,来自全市的175名技能人才参加了挖掘机操作、装载机操作、家政服务、母婴护理等20个项目的比赛,为获得优秀成绩的选手授予“金牌工人”“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并提供物质奖励。通过举办大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激励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好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成立了霍林郭勒市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站,能够对车工、铣工等22个工种进行初级鉴定,为鉴定合格的人员将获得统一的全国通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积极帮助技能人才完成中、高级职业技术等级的申报工作。2014年,已经帮助1225人获得中、高级技术工人称号,帮助49人获得技师称号。(包峰)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