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框架确立 跟习近平学习如何抓改革

28.03.2017  23:23

央视网消息: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3次会议,这也是今年的第二次深改组会议。

全面深化改革经过3年多的努力,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实施、一批关键改革领域取得突破、一批重点改革成果正在形成。在2016年最后一次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曾说:“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布局的改革棋盘中,2017年是关键的一年,是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年。“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习近平在今年第一次会议上,突出强调了“主要负责同志”的作用。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透过这句话,可以读到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意识。心里装着人民利益、脑中不忘问题意识、手中攥着政策落实,习近平在24日的深改组会议上向主要负责同志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要从基层和群众中寻找改革方向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所谓“察其疾苦”,说的就是基层调研。

2013年7月21日,武汉市下起大雨,部分路面积水没过脚面。这一天,习近平来到武汉新港的阳逻集装箱港区调研考察。总书记没穿雨靴,将裤脚挽上小腿,给港区一位员工和自己撑着一把伞,在雨中听了10多分钟的港区工作情况汇报,白色短袖衬衫很快被雨水淋透了。

武汉市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城市,2016年1万多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使其跻身准一线城市行列。同时,地处长江流域这条“黄金水道”,武汉还肩负着我国三大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担。习近平此次武汉雨中调研,真实地诠释出一个道理:调查研究一定不能刻舟求剑。调研两天后,习近平对部分省市主要负责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习近平对基层调研的高度重视体现着辩证思维方式。他在1989年于福建省任职时这样论述:“一方面,党的领导是通过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干部是具体执行者,干部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更好地贯彻;另一方面,群众需要领导,没有带动,群众积极性不能提高、不能持久。”针对第二个方面,习近平进一步阐述了两个要点,一是真正的领导干部要有威信,威信来自于全心全意为人民办事;也要有水平,水平则来自于深入广大群众的实践。

抓思路、抓调研、抓推进、抓落实,在24日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再次向主要负责同志讲调研环节的重要性——“既要搞清楚改革要解决什么问题,又善于从基层和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拿出来的方案要有底气、接地气。”

要有改革担当敢于拍板负责到位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当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

2016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落后产能在退出市场时犹豫不决,新兴 科技 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发展动能,实体经济企业面临着经营成本问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国际上兴起了一股逆全球化潮流,英国退出欧盟、美国避谈自由贸易、欧洲国家极右翼势力抬头。

置身如此国内外形势,2017年3月5日,作为上海市人大代表的习近平连续第五年来到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他对上海市人大代表、对全国人民、对全世界关注中国的人们这样说:“上海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

上海的大胆改革,具体还是要落实到主要负责同志的敢于担当。对于这些干部,习近平有一个术语叫“促进派和实干家”。促进派是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的干部;实干家是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的干部。在组织选人用人方面,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就会得到任用,与之相对,敷衍塞责、拖延扯皮、屡推不动的失职干部就会受到问责。

“主要负责同志要有改革担当,在关键问题上要敢于拍板,只要符合党中央要求、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就要坚决改、大胆试。”习近平在24日深改组会议上强调的就是领导干部的魄力。这种魄力,不是脱离客观规律的盲目冲动,而是借助对事物深刻认识作出决定的能力。

 要实化细化推动改革精准落地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当今的“天下”,“四个全面”当属此类难事、大事。

临近农历鸡年春节,习近平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德胜村困难群众家中,算着村民徐海成的生活账:工作劳动加上政策补贴,一年收入4.3万;生产劳动支出、孩子学费、老伴看病就有4.2万了,这1000元花一年?徐海成及其他村民说,村里都是自己种自己吃,就冬天买煤花钱。这个回答并不是结束,习近平想的比村民更加细致——首先,农村医保要覆盖到位,不能产生因病返贫;其次,孩子上学要落实“三免一补”。看病、上学这两个花费大头扶贫政策到位了,这些困难群众才能够真正实现脱贫。

关于“落实”这个“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环节,习近平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时,面对2011年春季学期党校的各级干部学员,开学典礼讲话就是《关键在于落实》。他在这次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做好落实工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当其冲。政绩,就是为政的成绩。上有利于国家、下有利于人民;既符合国家人民的眼前利益,又符合长远利益;一方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满足以上条件的才算是真正的政绩。主要负责同志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也就产生了;在做政绩上掺入个人主义思想,落实工作就抓不住了。

在24日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依然叮嘱,“主要负责同志要做好实化细化工作,对症下药,推动改革精准落地”。

事物包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又包含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主要负责同志不仅要抓住改革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学会“十指弹琴”,以改革发展统筹各项工作,让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处于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