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加快森林城市建设 提升居民生态福祉
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江泽慧
采访: 记者 张兴国
“森林城市建设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一大亮点,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态福祉和幸福指数的有效举措。”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慧说,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建设森林城市,已成为中国政府推进绿色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
2004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全国已有118个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据统计,森林城市建设期间,每个城市年均新增森林绿地面积超过20万亩,折合新增城市森林覆盖率近1个百分点,城市居民对森林城市建设的热情持续高涨。
江泽慧说,城市森林是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面对城市化进程中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森林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增进人体身心健康、美化城市生态景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要通过森林城市建设,努力建成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的城市森林复合生态系统,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为城市营造绿色安全的生产空间、健康宜居的生活空间、优美完备的生态空间。
对于森林城市建设,江泽慧提出4点建议:
一是注重创新森林城市发展理念,打造协调完备的自然生态系统。要注重林水结合,用近自然森林理念指导森林城市建设,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整体性、功能自调节性、景观配置协调性和连通性以及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布局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整合城市人工林地和城市郊区、卫星城镇、中心村自然林地或绿地于一体,最终在整个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全面构筑起近自然的和功能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二是创新森林城市建设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建设格局。城市森林绿地建设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与生态福祉。要通过制定政策、创新机制,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形成全社会参与森林城市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是创新森林城市宣传推广,丰富森林城市文化内涵。要全面普查、收集、整理城市发展和环境变迁中,居民生活、生产、人居、宗教等人文历史中蕴含的与森林、树木相关的生态文化,构建和完善城市森林文化和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同时开展城市森林生态文化载体建设,重点加强生态文化示范基地、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村、森林人家、森林博物馆、自然保护区等主要生态文化载体的建设。
四是创新城市林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森林城市发展经验与成果。要搭建好森林城市建设交流的国际平台,努力推动可持续城镇化森林政策对话,鼓励和支持世界各国相关领域的决策管理者和专家学者,积极参加到森林城市建设的政策对话中,在海纳百川的同时,为全球城市治理贡献森林城市建设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