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10.12.2015  12:17

为了推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需求,针对当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文化建设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搭建森林文化产业体系的框架
        1.着力构建森林旅游文化体系
        开发独具特色的森林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绿色消费文化为主的森林生态观光旅游景点,配套建设度假、疗养服务设施,广泛开展“回归自然、体验森林”休闲度假及探险旅游活动。建设具有标志性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如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根河木屋度假旅游景区、达尔滨罗国家森林公园、鄂伦春民族博物馆、乌尔旗汉自然博物馆等,都具有依托森林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色。
        2.建设森林药材文化产业体系
        充分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加强产品研发和对外技术合作,建设北药原料供应基地。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及品牌效应,以金莲花、五味子、防风、鹿茸、返魂草等系列产品为主体,构建独具北纬52度的森林“北药”文化产业体系。
        3.开发绿色食品产业文化体系
        建设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绿色生态食品、特色养殖基地,包括食用菌、山野菜、蓝莓、红豆的规模化生产,以及珍贵皮毛动物、鱼类、林蛙等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等,充分利用林区绿色食品资源,开发绿色食品产生链。
      (二)奠定森林文化产业体系的基础
森林生态文化为祖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生态环境基础。建设森林生态文化产业,也是人们对森林的反思和寻根。在国家政策的保障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森林生态文化品牌的推广,积极挖掘特色森林资源,培育优势文化产业势在必行。
        1.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态文化产业要快速发展,首先,应得到国家和自治区及属地政府等政策方面的支持,应把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纳入到国家和自治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中,进一步强化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对林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引导和扶持,将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等。做好对森林文化精品建设工程的资金支持工作,努力实现森林文化建设工作在“”上的典型示范和在“”上的积极引导。对森林文化建设的精品项目提供引导和支持,创造条件,扩大宣传,提升项目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其次,推进林区生态文化体系的发展,如加强林区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和生态教育,定期公布林业企业的环保信息,开展丰富多彩的林业宣传活动,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促进森林经营多元化发展,赋予森林生态文化更多政策倾向等一系列举措。
        2.成立组织机构加强管理
        森林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依托一定的组织力量才能实现。政府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营造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实现建设目标,必须建立适应国有林区森林文化要求的管理机构和服务组织体系。
        成立以森工集团领导、下属企业主要领导组成的森林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对森林文化建设进行领导。邀请生态文化领域权威专家,建立森林文化建设专家组,开展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文化的历史变迁、特征形态、学科地位以及现代意义和保护机制等专业研究,跟踪森林文化建设,及时捕捉森林文化建设的创新性科研课题,切实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文化建设提供支撑。建立群众性的森林文化协会组织,树立公众的森林文化保护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动员林区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到森林文化建设中来。
        3.推介森林生态文化品牌
        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必须遵循科学性、群众性和借鉴性原则,依托地域优势,强化文化包装。推介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依托的森林生态文化品牌,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反映森林生态文化。大力拓展森林生态文化表现形式,如建设森林博物馆、森林标本馆、森林特色资源馆、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知识窗等森林文化设施,开发森林生态旅游、森林文化生态旅游、四季观光旅游的森林旅游文化体系。建设森林文化价值体系,充分发掘旅游风景林、原始林的游憩、革命纪念林的教育价值,发展森林文化美术作品、文学书法作品、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以及保健旅游纪念产品的认知价值等。
        4.培养森林文化产业人才
        森工企业经营者生态文化素质的高低,是能否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其生态文化素养包括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管理、生态发展等方面。其中,生态意识是基础,生态道德是灵魂,生态管理是载体,生态发展是根本。因此,培养森林文化产业人才,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文化氛围,能够促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和谐发展,这是一项服务林业、倡导文明的根本任务。加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要尽快建立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这些人才不但是懂文化、懂市场的林区森林生态文化的管理者,还是具有开拓能力、善于运作企业的文化经营者,更是能够带动大多数人谋发展的引导者。要加强对导游、解说、表演、管理等人员的自然知识、生态知识、历史文化和讲演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生态科普教育的人才队伍。
        5.促进高效生态产业发展
        对一些已经开发出来的或具有一定保护价值和较好开发前景的森林文化项目,要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多层面、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鼓励观光林业、森林旅游等新型林业产业发展,对传统经营进行结构调整或升级,为森林文化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只要有利于森林文化资源的保护、景区的开发、森林文化工程的建设,无论采取股份制、企业投资、个人投资、中外合作经营、中外合资经营都可允许,还可以采取货币——资源——知识产权三位一体的融资模式,实现政府、企业、个人利益同享,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共存,以此推进森林文化的高层次开发。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文明意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具有浓厚现代气息的都市生活,而是日益崇尚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轻松愉悦的休闲式生活。人们的需求层次正发生深刻变化,由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享受消费转变。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由往日对林产品等物质上的需求转向生态与文化上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对关于山水、生态、人文等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森林旅游等休闲生活的需求,尤其是在林业资源特色明显、山清水秀的国有林区,而这些都是森林文化的具体体现。要不断丰富森林文化旅游内涵,持续开展森林文化活动,扩大森林文化的影响。
        1.努力营造森林景观之美
        经过几代务林人的艰苦奋斗,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森林景观之美已经成为森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展示森林资源的独特魅力。林区东部的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北部的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南部的毕拉河和阿尔山两个国家森林公园及满归伊克萨玛自然保护区、金河汗马自然保护区、克一河南山景区、阿龙山奥克里堆山、图里河刘少奇纪念林、根河木屋度假村和房车宿营基地、得耳布尔卡鲁奔山、平顶山和森工文化广场、乌尔旗汉原始林、绰源日军堡垒遗址、绰尔五亭山等等,已成为宣传森林文化、展示森林之美的重要阵地,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根据林分结构特点,营造冬樟、秋桦、春河、夏溪等季相风景,并形成季相分明的森林景观。选择重点地段(地块)营造特色景观林、季相风景林,充分展示森林和树木的景观之美。
        2.精心设计举办森林文化主题活动
        通过开展森林文化节、花卉文化节、森林采风摄影、绘画写生、征文比赛等活动,让人们体验森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人们感受森林文化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情。
        3.大力开发参与性森林旅游项目
        在资源保护完好的前提下,设计开展参与互动性、科普性强的休闲度假、开发森林观光、森林探险、森林体验等森林旅游产品,满足人类亲近自然的需求。精心打造“森林人家”,使之成为富有森林旅游特色的品牌。开展“走进森林氧吧,体验健康生活”旅游推介活动,以参加空气“维生素”(负氧离子)体验游活动为主题,吸引全国游客走进大森林,走进森林人家,品林家小菜,看林区民俗,体验森林的空气“维生素”、植物精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