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毒跑道”事件:公共安全最怕标准不准

20.06.2016  11:35

原标题: 媒体评“毒跑道”事件:公共安全最怕标准不准

  在公共安全领域,最大的隐患莫过于标准不准、规范失范。标准失范会改变公众对“安全”二字的预期,使规则变得不可信和不确定,进而透支国家标准、安全监管的公信力。

  近日,发生在全国多地中小学的“毒跑道”事件引发持续关注,一些涉事学校已开始拆除“毒跑道”。看似告一段落的“毒跑道”事件,却留下了一个悖论式的结尾——跑道检验“符合标准”,但并不意味着安全无毒。

  新华社记者调查显示,我国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管理立法存在若干空白。无论是适用于室外的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还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塑胶跑道的某些疑似毒性成分都没有规定。与此形成对应的消息是,一直积极解决“毒跑道”事件的北京市教委,已经开始“会同各相关部门着手制定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媒体的调查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行动,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在中小学操场跑道的建设和监测问题上,国标本身并不“达标”。

  在公共安全领域,最大的隐患莫过于标准不准、规范失范。企业违法不过是发现早晚的问题、官员寻租不过是追责力度的问题,原则上都是可以解决的个案。但标准和规则的滞后、空缺、松弛、牛栏关猫,却不啻于使偶然变为了必然、使个案变为普遍现象。近些年来,人们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的“毒跑道”事件不少于20起,但其中按照现行标准检测出问题的只有4起,既然孩子们的身体不适是实实在在存在且具有明显共性的,那么只能说滞后的标准已经把众多“毒跑道”洗白为“正常”的、“主流”的情况。

  更糟糕的是,标准失范会改变公众对“安全”二字的预期,使规则变得不可信和不确定,进而透支国家标准、安全监管的公信力。这在食品安全领域有若干前车之鉴。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年在酿成大规模公共事件和全国性恐慌之后,三聚氰胺才被列入乳制品检测范畴,这使得奶粉和乳制品监测标准至今难以赢回公众信任;再比如,在农药蔬菜一波一波掀起舆论场波澜之后,2014年我国终于将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提升到3650项,接近国际食品法典的标准,但相比美国1万多项的标准、日本5万多项的标准,仍难让公众减少对“蓝矾韭菜”、“甲醛白菜”、“920”蔬菜、“毒生姜”的提防。标准不准的公共印象一旦形成,无论其后付出多大的成本矫正都会事倍功半,哪怕“零瑕疵”的效果也很难换来信任,而一声质疑就能轻易地引起共情。

  塑胶跑道的相关国标,是在全国多地中小学的“毒跑道”事件被集体归因后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已经具备了和前述公共安全事件类似的特征,为了防止更多孩子成为受害者,也为了避免“国标”的公信再次被透支,必须尽快采取应对措施。底线的应对是,给出学校体育场地和相关教学硬件所依据的准确标准、建立系统缜密的检测项目。高线的追求则是,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建立公共安全标准的更新机制,及时吸纳专家建言、公众举报和消费者反馈,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对国家标准进行动态更新。

  说到底,让规则准确、公平、有效,就是为市场和社会正本清源。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