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瑰宝——札萨克图服饰

17.03.2017  16:39

来过草原的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美丽古老的蒙古族服饰,其中札萨克图蒙古族服装和装饰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经过几代传承,最终在科右前旗演变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瑰宝。前旗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保护、挖掘、传承札萨克图文化遗产,不断推动前旗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札萨克图服装和装饰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根据性别、年龄、婚情有各种分类,讲究之处可以说是从头到脚。就拿妇女来说,已婚的妇女把耳朵往前的头发编成两条辫子或盘头后将“哈图古日”即发簪或簪子别上,防止松动或脱落。簪子形状有多种多样,有的簪子头是玫瑰状的,上面镶上玛瑙和绿松石,背景钻孔着色,有花纹装饰。有的簪头是蝙蝠状的,上面镶着多种颜色的植物藤式点缀品。未婚的姑娘们则是在脑后编上独辫或编叉辫放在胸前,还带上红珊瑚、玛瑙等饰品。还有许多已婚年轻妇女和15岁以上的姑娘会选择戴额箍,就是将前额上的头发拢在一起的珊瑚链子,简单美观。在饰品的佩戴上,未婚女子戴耳环而不戴耳坠,耳坠是已婚妇女的装饰,耳坠有下垂的长链子,上面有玛瑙、绿松石等。

札萨克图民间刺绣工艺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工精巧、针法细腻均匀、服饰纹样粗犷、线条明快、色彩对比强、样式古朴典雅,是前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旗,刺绣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就是乌兰毛都苏木。为了让这项工艺得到发扬和传承,苏木政府做了许多努力,定期组织有威望的老艺人开班授课,大力弘扬民族文化。苏木德高望重的敖特根其其格今年已经65岁,从事手工刺绣40余年,她手下的作品有几万件,个个栩栩如生,既有古老的民族服饰特征,又添加了自己的智慧创意。为了让刺绣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她和几个年龄相仿的老人成立了乌仁额吉团队,但凡有重要节日和重要场合,大家都愿意找她们缝制蒙古袍、做蒙古靴,因为她们的手艺就是最好的招牌。

一身好的蒙古袍,不仅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合体的搭配也尤为关键,这其中的门道更是难以言说。蒙古族男女都穿袍子,不过在札萨克图不叫袍子,叫长袍(切木其)。长袍还分单长袍和夹长袍。温暖季节不论男女都穿单长袍。主要用棉布或缎子制作,把领子、衣襟、袖子装饰得特别漂亮。札萨克图妇女在长袍宽边上缝制出多种花纹,如祥云、叶子、杏花等图案。长袍的盘纽和纽襻要按着服装材料和镶边儿的颜色来搭配,纽扣通常用盘扣或铜、银、镀银的圆状纽扣。

腰带是蒙古族男子气概的标志。腰带与长袍的质地或颜色配套,通常配以布或绸缎等。平常是3-5米长,宽度为布料或绸缎的幅宽。为了方便骑马或劳动,男人在系腰带时稍微上提长袍显得干练威武,妇女在骑马、出门时才系腰带,袍子向下拉紧,显示出身材的线条之美。

早时的札萨克图蒙古族主要用白、蓝或黑色棉布做宽腰的裤子,有的还在膝盖部或裤腿缝制一些花纹来装饰,但不怎么注重裤子的布料和颜色。

靴子是显示蒙古族男子汉气概的装束之一,札萨克图婚俗中还有女方的弟弟妹妹抢新郎靴子的习俗,因此靴子是民族服饰制作的重头戏。靴子按质料可分为皮靴、平绒靴、布靴,按缝制技巧可分为盘花靴、绣花靴、贴画靴等。其样式主要有靴尖上卷式(多由摔跤手穿)、半卷式和平底不卷式。靴子穿着保暖,骑乘时起到护腿、护踝的作用。札萨克图妇女做靴子特别讲究,充分展示她们心灵手巧的针线功夫。盘花靴子是用黑平绒(俗称大绒)制作,用墨绿色或各种颜色的线在靴帮和靴筒上盘、绣各种花纹,用粗面皮革或皮条加三个夹条儿合上靴帮、靴筒,靴帮靴筒的缝制特别精致。靴底一般做8-12层厚,用麻线密纳靴底。心灵手巧的科尔沁妇女按照选料、靴主的年龄、穿戴特点等用手绘制各种各样的花纹、祥云、蝴蝶、杏(梅)花、石榴、叶子等图案,在靴筒的边上还缝上兰萨(一种古印度文字)花纹。根据材料情况,女性的靴子上经常绣花或粘贴图案,男子的靴子一般缠线缝制或者为了结实耐穿密纳线条花纹。

一身漂亮的蒙古袍,男人看起来更威武雄壮,女人看起来更婀娜多姿,不管经历多少年代,蒙古族服饰和装饰始终会如明珠般,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