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水抢水源 老旧小区缺水喝 呼市将封闭133眼自备水源井

18.05.2016  11:59

    近日,家住回民区动力机小区的张芸芬有些心烦,由于住在5楼,水压上不去,家里时常停水。“白天停水,晚上接水”的生活,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更为难熬。

    对于很多像张芸芬一样住在老旧小区的居民来说,每到夏天,吃水难问题尤为突出。

    昨日,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获悉,为缓解居民吃水难问题,呼市今年将封闭133眼自备水源井。呼市水资源管理局水政监察大队孙书记介绍,该项工作预计10月底完成,届时市区地下水将集中供给居民,缓解缺水危机。

     老旧小区缺水

     从5月10日开始,回民区动力机小区大部分居民开始反映家里的供水问题,1至3楼可勉强接水,但4至5楼每天6点、12点、18点左右拧开水龙头基本没水,只有到深夜才能勉强接到水。

    张芸芬住在3单元5楼西户。她介绍,这样的情况至少持续了近5年,每年6月至9月,家里便开始缺水、停水。

    “居委会称需要安装二次加压设施。如今地下水资源缺乏,安装了二次加压泵能解决问题吗?”张芸芬说,她听说有的老旧小区安装了二次加压设施,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吃水难问题。

    记者走访了玉泉区供电局家属楼、西装小区等部分老旧小区了解到,每到夏天,吃水问题确实成了居民的心病。

    据呼市水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呼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05立方米,不足全区人均占有量的1/5,呼市市区总人口约占全区的10%,而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区的2%,呼市成为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尽管“引黄入呼”二期工程将为呼市每日增加24万吨的供水量,可每到夏季用水高峰期,老旧小区缺水情况仍然比较突出。

     工业企业“抢水

    据呼市水资源管理局水政监察大队孙书记介绍,呼市市区居民主要用水来源为地下水。由于长期大量超采,导致城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含水层疏干、水质污染、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除上述原因外,呼市周边大型工业企业长期使用地下水资源,且用水量较大,也是造成城区居民用水困难的一大因素。

    孙书记表示,为让城区居民充分使用地下水资源,避免工业企业“抢水”,从去年开始,呼市水资源管理局组成封井工作小组,对涉及公共供排水管网的自备水源井进行了摸排,发现呼市共有133眼自备水源井,赛罕区与玉泉区自备水源井较多,新城区与回民区较少。

    “在排查中也发现,封井工作存在难点。”孙书记介绍,封井的首要条件为,如果企业地下有新建供排水管网,可以与“引黄入呼”管网有效对接,这样可及时封井。目前西郊丰泰电厂、内蒙古阜丰味精厂、齐鲁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地下管网具备条件,现已封闭了场区内自备水源井,场区工业用水由原来的地下水过渡至黄河过滤水。但还有部分工厂因供排水管网铺设工程未结束,导致自备水源井不能及时封闭。目前这些企业仍在使用地下水与部分黄河水,如呼市炼油厂、化肥厂、金桥热电厂。

     预计今年10月底结束封井

    孙书记介绍,目前封井的前期铺垫工作已全部结束,一些企业地下供排水管网也将陆续完工。封井工程正在招标阶段,待招标结束且涉及企业供排水管网完善后,将开始133眼自备水源井封闭工作,预计今年10月底完成。

    据了解,封井后,城区居民用水紧张情况可得到缓解,同时,企业使用的黄河过滤水的水质经过多层过滤,工业用水安全性得到保障,这样就形成了居民用水与企业用水水源有效置换。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