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新鲜事儿:牧民变“渔民”
黄河水引入库布其沙漠后,那仁满达胡家的牛在沙漠牧场里个个养的膘肥体壮。
牧民那仁满达胡的家住在沙漠里,以前寸草不生的沙漠现在变了样,全家一年收入上百万元。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还得从引黄河凌水进沙漠讲起。
这里是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巴音温都尔嘎查,地处与黄河毗邻的库布其沙漠腹地,那仁满达胡的父辈就是这里的牧民,靠放牧为生。
“沙漠里有几个自然形成的柴达木(蒙古语意为低洼、有水、长草的地方),牲口喝水靠它,人喝水只能靠打深井,风沙一大,水就少了。”那仁满达胡说,常年缺水是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们最头疼的事。后来生态环境恶化,湿地萎缩,草场沙化,人畜饮水越来越困难。2007年,一家人搬到了黄河岸边的移民集中安置点,他把仅剩的90只羊连大带小换了18头牛,开始养牛。
那仁满达胡口中的柴达木是沙漠中少见的绿洲,沙漠北边的不远处就是黄河。每年的凌汛期,桀骜不驯的黄河都会给沿岸地区带来极高的灾害风险。
一边是水害,一边是沙害,如何变害为利?杭锦旗提出了一举两得的大胆设想:将黄河凌汛有害的水引入库布其沙漠,既解决水患又治理沙漠。
“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2014年,我们利用黄河南岸总干渠和牧业分干渠,首次将凌水成功引入了库布其沙漠腹地。在黄河凌汛高水位时将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地,进而形成水面,以此来改善沙漠生态环境,达到减轻防凌压力和治沙的双赢目的,变水害为水利。2015年至今,累计分凌引水2.6亿立方米,不仅大大减轻了凌汛压力,还在库布其沙漠腹地形成近100平方公里的水面和湿地。”杭锦旗水利局副局长杨永茂介绍。
黄河水与库布其沙漠“相遇”,发生了绿色奇迹。大漠形成了沙水相连的自然生态格局。现在的巴音温都尔嘎查水草丰美,大大小小的柴达木随处可见,芦苇荡随风轻轻起伏,有20多种植物自然恢复生长,10多种水鸟在这里长期栖息。
有水有草,沙漠变成了好牧场。曾因恶劣的生态环境被迫迁出沙漠的牧民回到故里。以前那仁满达胡只能勉强饲养几十头牛,现在他家的牛群已经发展到了700余头的规模。他风趣地告诉记者,不用专门给牛喂草、喂水,也不用准备棚圈。这些问题,“野牛”们都会在草场上自行解决。
“以前一头牛也就一百三四十斤,现在都三百多斤,每头牛增加一百多斤肉。一头牛能卖到1万多元。现在的养牛规模过去想都不敢想。”让那仁满达胡更没想到的是,他自己竟然在沙漠里养起了螃蟹,他自嘲说自己成了“渔民”。
那仁满达胡家有8800亩草场。黄河水引入沙漠后,在他家的草场里形成近1000亩柴达木。看着越来越多的水,他琢磨起了水产养殖。去年,他与专业的养蟹人合作,在自家的柴达木养起了螃蟹,大个头的蟹一斤卖到了50元。
在那仁满达胡看来,从放牧“跨界”到水产养殖的效果还不错。今年他又投入了80万元的螃蟹苗,还养上了小龙虾。
“养牛、养螃蟹两项加起来,一年收入一百多万元没啥问题。接下来我打算借助沙漠里的美景发展牧家乐、沙漠探险旅游,为媳妇孩子们也各谋一份新职业。”那仁满达胡说,这日子真有奔头!
“我们规划将黄河凌水继续向东引,进一步扩大水利治沙效果,让更多的农牧民吃上生态致富饭。”杨永茂信心满满地说,“引黄入沙”最终要实现从黄河引水、自流经过库布其沙漠、再退还黄河的水循环格局,实现区域水系的互连互通,形成300平方公里的湿地。届时,库布其沙漠的北部边缘将形成一条长约200公里、宽约5公里的绿色屏障。
2018年,杭锦旗摘掉了自治区级贫困旗的“穷帽子”,沙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过去不到4000元增长到1.8万元。 (记者 胡芳 王玉琢 李晗 郭慧超 刘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