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就是治穷:斯仁巴布翻身记
游客乘坐沙漠越野车体验“沙漠冲浪”
时间:2018年7月25日;坐标: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新村。
下午5点半,沙漠里的阳光依然热烈刺眼。男主人一边躲闪1岁多的小女儿不时塞给自己“分享”的安抚奶嘴,一边向半月谈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女主人站在收款台后温婉地笑着。屋内格局与收款台墙边贴着的二维码与普通餐馆无异,只有男主人斯仁巴布身上的蒙古族服装和桌上摆着的蒙古奶茶、奶皮等小吃提醒着记者,这里是一间蒙古族特色饭庄。
斯仁巴布今年40岁,肤色黝黑,身材健壮,爽朗憨厚,说一口流利的“蒙味”普通话,是正宗的库布其沙漠“土著”。他的人生,以2006年为界,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段。
2006年以前,斯仁巴布是生活闭塞的贫苦牧民。全家人养着七八十只羊,再挖点甘草,年收入不足1万元,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有衣服穿。每3个月,斯仁巴布就要到50多公里外的独贵塔拉镇上把甘草和羊毛卖掉,换回一家人的柴米油盐。“先骑骆驼后骑马,到了黄河边上再换自行车,来回一趟至少3天。”他回忆说。
库布其是我国第七大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北部,黄河“几”字弯南缘,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过去的库布其因滥砍乱牧,荒漠化严重,既无路也缺植被,被称为“死亡之海”。许多居民甚至从未走出过沙漠。
严重的荒漠化威胁着沙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了生存,他们上下齐心战天地、斗沙魔,修通了被誉为“大漠奇迹”的穿沙公路,插下草方格、种下沙柳,吃饭拌着沙,睡觉盖着沙,硬生生地在漫天黄沙中闯出了连通外界、盘活经济的生存之道。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个人和企业形成治沙合力,终于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将一个个流动的大沙丘“锁”在了原地,将片片荒漠重新染成了绿色。
2006年,在市、旗、镇三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坚持治沙多年的亿利集团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面积500亩的牧民新村,并配套完善了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将分散在库布其沙漠腹地生态环境脆弱、生产资料匮乏、生活条件恶劣的道图嘎查中的2个自然社36户牧民集中聚居起来。斯仁巴布将土地转租给了亿利集团,搬到了牧民新村。
锁住了沙的沙漠对外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响沙湾、七星湖、银肯塔拉……库布其沙漠旅游日益红火。斯仁巴布瞅准时机搞起了沙漠旅游。随着景区完善,游客增加,2013年,他又和妻子开起了牧家乐。地道的手把肉、醇香的奶茶和美酒引得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如今在库布其,像斯仁巴布一样的农牧民家庭有800多户。经过教育和培训,他们被引导和扶持转租沙漠、入股企业,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服务业、生态修复和集约化种植养殖产业,户均年收入达到十二三万元。
库布其治沙扶贫的成功实践,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理念。今年,头脑活络的斯仁巴布又联合27个牧民一起成立了旅游公司,注册资金200多万元,将经营范围扩大到了蒙古射箭、蒙古大炮、沙漠汽艇等,已然成为一个地道的“生意人”。
看着与城市孩子无异的小女儿苏宁娜,斯仁巴布感觉颇有些亏欠大女儿乌都娜。乌都娜1岁多时,他们一家人还居住在土房子里。“姐姐当时每天就是在家门口看看羊、刨刨沙,到妹妹这,看电视、旅游,店里一天人多车多,见谁都不认生。”斯仁巴布说。
今年13岁的乌都娜现在独贵塔拉镇上的亿利东方学校上学,成绩不错,有外国客人上门,她已经能够帮助父母与其进行简单的沟通了。这令斯仁巴布十分欣慰:“我一直希望孩子们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过得比我小时候好。”
尽管生意繁忙,斯仁巴布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分——治沙。每年春天,他都要抽出一个多月的时间打井、补种树木。“虽然现在不缺钱了,但只有环境好了才会有好生活,所以无论怎样,治沙种树这件事我都会一直坚持下去!”
祝福斯仁巴布们的明天会更好。(半月谈记者 苏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