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内蒙古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千多万
[ 导读 ]昨日,记者从自治区工商局召开的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新《消法》施行一周年座谈会上获悉,2014年,全区工商12315系统通过12315热线、互联网平台等方式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2.28万件,咨询9.34万件,投诉举报办结率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441.09万元。
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新《消法》施行一周年座谈会透出消息——
去年我区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千多万
昨日,记者从自治区工商局召开的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新《消法》施行一周年座谈会上获悉,2014年,全区工商12315系统通过12315热线、互联网平台等方式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2.28万件,咨询9.34万件,投诉举报办结率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441.09万元。
据介绍,2014年我区工商12315系统受理的商品大类投诉中,投诉量排第一的是通讯类产品2438件,主要是通话质量和硬件设施存在问题;投诉量排第二的是服装、鞋帽类2418件,主要问题是鞋帽开裂,服装褪色、起球以及商家不履行“三包”规定等;投诉量排第三的是交通工具类1639件,反映比较集中的是汽车零配件及质量问题,电动车电池质量问题投诉也较多;投诉量排第四的是家居用品类1494件;投诉量排第五的是家用电器类1260件,投诉反映较多的是产品质量瑕疵及售后服务问题。投诉量排在前10位的商品依次为手机2347件、轿车891件、皮鞋633件、木门244件、外衣243件、运动鞋235件、地砖221件、沙发195件、液晶电视机171件、机械手表153件。
服务大类投诉中,2014年投诉量排第一的是制作、保养和修理服务817件,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制作、保养和修理服务不到位以及未按约定履行服务等;投诉量排第二的是电信服务750件,主要问题是服务信号不好影响正常通信、资费套餐使用情况不透明及对客服服务态度不满意等;投诉量排第三的是餐饮和住宿服务530件,主要问题集中在消费安全、收费不合理、服务不到位等方面;投诉量排第四的是美容、美发、洗浴服务462件,主要问题集中在虚假宣传、不具备服务资质、强制消费和收费项目方式不明确等;投诉量排第五的是互联网服务425件,主要问题集中在互联网宽带运行不畅,出现断网、无法连接等问题,或运营商的服务电话接不通,故障维修服务不到位等。投诉量排在前10位的服务依次为宽带接入服务372件、汽车修理服务316件、手机维修服务237件、宾馆住宿服务207件、餐馆服务178件、话费查询服务124件、公路货运服务122件、理发服务82件、面部护理服务70件、电话充值卡服务69件。
据介绍,2014年我区12315系统全年咨询、投诉受理量较上年有大幅增长,一方面因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12315的品牌宣传使得热线已经成为群众遇到困难时答疑解惑、维护消费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因为全区12315系统主动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记者了解到,2015年,全区各级工商部门将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关于推进统一12315体系建设的部署,充分发挥12315执法为民、保障民生的重要纽带作用,进一步推进由统一指挥调度考核的行政监管体系、统一数据标准的信息化业务体系和12315“五进”社会自律体系为主要构成的全区统一12315体系建设。牢固树立消费者至上理念,不断提升消费维权效能,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