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3座地下通道漏水、渗水严重
包括新建成的海亮路口地下通道,呼市目前共有5座地下通道,据了解,早在2009年,呼市投资约4000万元分别在19中、14中、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世纪广场附近修建地下通道。
但在一个月之前,有3座地下通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漏水、渗水现象。严重的地方积水占了半幅地下通道路面,随着气温渐低,积水成冰,行人已无法正常通行。
3座地下通道出现漏水、渗水现象
新世纪地下通道:进入新世纪地下通道,西北方向的入口处立着一张较大的硬质纸牌,上面写着“小心有冰请往右走”,在纸牌的后面,一名工人正在清除着地下的积水、积冰。在他身旁,摆放着大小不一的5个水桶,不时从顶棚掉下的水滴到水桶中,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等水桶的水满了,我就把它倒了,再放回来。”这名除冰的工人告诉记者,他4天前来到这里,专门做除冰工作,但由于漏水处太多,不能彻底清除。
记者沿着地下通道边走边数,共有4处漏水地方。据地下通道内的摊贩说,每天一早,因为漏水、渗水严重,地面多处结了冰,有不少在此通行的人因站不稳而摔倒。
19中地下通道:从西南侧的入口处进入19中地下通道后,一大片积冰挡住了去路,想通过地下通道的话,必须要走这片积冰。
记者在此观察了约10分钟左右,发现大多行人走在积冰上小心翼翼,靠边扶墙行走。在这10分钟内,也有因为冰面太滑而摔倒的人。
通道内一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之前在没有积冰的情况下,该地下通道的通过率还是较高的,但自从有了积冰,在此行走的行人寥寥无几。记者在该地下通道内数了一下,该地下通道内共有3处渗水处,每一处都有面积不同的积冰。
附院地下通道:记者看到,在该通道顶棚上,有多处漏水。由于这条地下通道邻近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常有病人以及家属需要在该通道内来回行走,人流量太大,不少市民因为地面太滑而摔倒。
一名病人家属告诉记者,自己的母亲这段时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他每天都要探望母亲,而该地下通道,是他的必经之路,由于漏水积冰,他有一次就摔倒了。
市政工程管理局设施处:明年开春再修
昨日,呼市市政工程管理局设施处处长王萧涓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初步分析,地下通道漏下的水可能是地表浅层水,至于渗水情况,还未查明原因,现在已经安排4名工作人员定时进行清理,保障市民通行。
他告诉记者,目前,仅有14中地下通道做了关于漏水、渗水的修缮,其余通道还未做。因为现处于冬季,各项施工无法开展,将等到明年开春后,对其余几座地下通道相继进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