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文明礼让让青城公交成为流动风景

28.05.2015  11:12

[ 导读 ]5月26日,我市又新开通110路公交专线、204路微循环公交线路。首府的公交越来越便捷,人们的出行也越来越方便。


资料图片
 
  5月26日,我市又新开通110路公交专线、204路微循环公交线路。首府的公交越来越便捷,人们的出行也越来越方便。方便出行的同时,多数市民乘坐公交车的行为也越来越文明了。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通过几日的走访调查发现,不少市民在乘车出行的过程中,文明礼让的越来越多,不光如此,不少公交车在行进的过程中,也会为私家车让道,让很多市民为之点赞。

安全行驶

公交车与私家车互相让路

5月25日15时许,市民张女士开车从昭乌达路由南向北行驶,她打算回家。在前方与鄂尔多斯大街交会处遇到了红灯,很多车都停了下来,而张女士则需要右转进入鄂尔多斯大街,此刻,右转是绿灯。她缓缓将车开向十字路口,并最终顺利右转进入街道,向东疾驰而去。

“以往这里几乎都会有公交车堵在路口,每次路过这里都很头疼。因为很多公交车都为了能早点穿过十字路口,将车停在右转车道上。导致我们想过去的车都被堵在后面,很让人生气。”张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因为有了经验,所以,每次自己都会提前出发,主要就是担心被堵在这里。“一堵就是好长时间,让人气愤不说,还耽误事。”她说。也不知从何时起,这条路不再像以前那样总被公交车“霸占”了。这对于和张女士一样的私家车主而言,显然更容易接受。

同样在兴安南路和新华大街交会处,市民感受最深的,就是公交车愿意给私家车让路了。“每次乘车路过,公交司机都会等私家车过去了,然后才缓缓前行。这主要也是为市民的安全乘车着想。”一位市民说。“希望保持吧,公交司机的素质提高了,我们距离公交都市也就不远了!”有市民这样说。

不光如此,在行车过程中,私家车给公交车让路的行为也屡见不鲜。一位公交司机告诉记者,自己经常跑新华大街一线,每次经过公交专用道,都会有私家车看到后主动让出道路。

“现如今公交专用道在一些时候也允许社会车辆行驶,可是有人愿意让道,证明咱们呼市人的素质真的大不一样了!”他说。

新车投入多

乘车环境大不一样

前不久,市民马先生在乘坐公交车时,发现自己经常乘坐的21路公交车,居然换新的了!这对于一个上下班都需要乘坐公交车的人而言,无疑是件好事。而因为公交车的更新换代,也让很多市民为此津津乐道。

“以前的21路太破了,冬天冷风呼呼往车里钻,坐车比在外走路还冷,感觉跟兜风一样。而且一走起来,摇摇晃晃,声响极大。”马先生说,“现在好了,全换了新车。坐起来也舒服,乘车环境大有改观,速度又快,也能督促人们去保护和爱惜公交车辆。最主要的,这也成为我市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了解到,不光是21路车变面貌,我市很多其他线路的老旧公交车辆,也都悄然地在发生着变化。“希望有一天,我们真能实现公交都市的梦想!当然,这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行!”有市民接受采访时表示。

爱护车辆

乘车环境靠大家

在K4路公交车上,一位大约30岁的女子,带着孩子打算下车。车快要到站停靠的时候,她起身,将孩子在车上吃零食时洒落在地上的碎屑东西一一捡了起来,装进了袋子里带下了车。

在50路公交车上,一位看上去有20多岁的小伙子,口里嚼着口香糖,耳朵里塞着耳机正在悠然自得地听着音乐。过了一会儿,可能是口香糖嚼腻了,只见他从兜里掏出了纸巾,将口香糖吐了出来,用纸巾包住,左看右看没找到垃圾桶,便将纸巾装进了兜里,然后继续塞好耳机,听着音乐。

在公交车上,还有很多值得称许的事情发生。有人坐车时,不再出现用脚去蹭前方座位的情况;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乘车时,对于孩子无意将手伸出窗外也及时制止;有两人在遇到只剩下一个座位的时候,互相礼让,结果谁也没坐,最后,让给了需要的人。

“公交车本身就是给市民提供方便的,市民是主要需求者,因此,是否爱护公交,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市民乘坐是否文明。我们一直在宣扬文明乘车、尊老爱幼。其实,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生动地为我们上了什么叫文明的一课!”一位从事教师行业的市民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文明乘车

需你我共努力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很多市民认为,人们在乘坐公交车时,要比以前文明了不少,素质提高了不少。

“我以前乘车回家,经常能遇见有人在车里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现在很少了。可能人们更注重旁边人对自己的看法,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人们的素质确实提高了。”市民刘先生说。

“到站不下车,车走了才嚷嚷着叫停车。这种事情在乘车的时候,我经常能遇到。只要碰见,心里总会嘀咕早干嘛去了!”市民冯女士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好多了,一来公交车的提示音随时会响起,提醒大家到了哪一站,二来很多人也可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乘车的时候尤其注意,生怕坐过站。总的来说,这是好事,希望市民都能保持。”

上车吃零食、乘车不让座等一系列不文明现象,时不时的会发生,然而,随着市民素质的普遍提高,这样的情形也越来越少。

不懂让座

年轻人无视老人坐着玩游戏

虽然公交文明大大提高,但是仍有个别市民有不文明行为,例如,个别人狂挤,个别人不礼让,这件事就发生在5月26日17时许。

在青城1号线上,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车里面挤满了人,由于是下班高峰期,座位全部有人在坐。而就在专门为那些老弱病残孕提供的爱心专座上,此时,却坐了几个年轻人。其中一年轻小伙的跟前,站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年纪看上去大概60多岁,手里拎着一个布兜,由于个子较矮,几次试图去抓头顶的栏杆却没抓到,无奈之下,只好将手搭在了本已抓满手的椅子靠背上。路上遇到好几个急刹车,老人一个没抓牢,差点摔倒,幸亏人多才无大碍。

那位坐在座位上的年轻小伙,从包里取出手机,开始玩起了手机里的游戏。对于面前的老人,他根本就没去看,从始至终,都没有为老人让座,直至老人下车。而另外两人,一个在闭目养神,一个则干脆扭头看向了窗外,对于从前门上车的老人,压根没想过要去让座。“老年人的座位,都被这些人占去了,年轻人的道德都去哪了?”同车里有人这样说。

为抢座位

两人车里起争执

在火车站公交站牌下,站了很多人,显然都在等公交。5月24日10时许,34路公交车刚刚进站,前门一开,就有很多人迫不及待地往车上挤,其中,两男子都奋力往前挤着。最后,终于挤上了车,不料,其中一男子因为女友没上来,开始对另外一名男子埋怨了两句。另外一男子觉得不是自己的错,就回嘴说了几句。于是,两人就在车里起了争执,期间,两人的嘴里甚至夹杂了一些“问候”对方家长的话语。

最后,经过几分钟的争吵,事件虽然平息,可是车里的人却对两人的行为表示了不满。“都多大的人了,还为了个上车吵来吵去,也不嫌丢人!”一位市民这样说。“就不考虑一下车里人的感受吗?因为这种事吵架有什么意义?”另外一位市民说,“年轻人火气这么大,小事都不能互相包容,素质有待提高啊。”

[责任编辑:赵钦]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