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朋友圈的那封“情书”,原来是假的!

06.09.2015  18:04

这篇文章在各大网络论坛、微信朋友圈和新浪微博被大量转载

  “好美,转了,传播美好。”近日,一篇标题为《致包头2路公交车上的那位姑娘》的文章“刷爆”了包头人的朋友圈,感动了很多网友。然而记者从网上搜索竟发现,这位2路车上的姑娘神秘又忙碌,穿梭在中国各个城市、各种公交或地铁上。邂逅了全国各地的纯情小伙。小伙子们都被她深深地吸引了,写了一份份深情似火、却一模一样的情书给她。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封刷爆朋友圈的“情书

  在这篇名为《致包头2路公交车上的那位姑娘》的文章里,作者对一位在清晨公交车上看书的姑娘的念念不忘,隔空告白,并表示希望网友接力转发,帮他找到她。

  “这种事太美好了!好久没这么感动过,必须转。”“这是真的找她的一封信吗?我有点湿润了眼眶!我们年少的时候,也有心仪的女孩,但就是没有说出来,错过了很多美好,大家一起帮他找吧!”不少包头网友深受感动并纷纷转发该文。

  然而,随着一拨转发潮过去不到几天的工夫,就有网友开始“打假”,指出这篇被广泛转发的鸡汤体网络文章均抄袭自90后作家周宏翔的《地铁姑娘》。不少网友知道后表示“太受伤”,也有网友表示:“请问你有征求过原作者周宏翔的同意吗?有尊重人家码字的辛苦吗?把地铁改成公交,内容、文字不换,面包、英文书、安慰电话完全照搬……连表白都要抄袭,真让你遇到这样的女生你也握不住。

   原是移花接木的谣言

  记者在网络上了解到,在周宏翔的微信公众号上,4月27日上传了一篇《给世上某个姑娘的情书 地铁姑娘》的文章,故事发生在上海地铁2号线,文中男女主人公隔着黄浦江生活,文中提及陆家嘴和南京路等有代表性的地点。

  随后,根据网友指出的抄袭路径,记者发现,《致包头2路公交车上的那位姑娘》早就被全国各地微信营销号“移花接木”抄袭过好几轮了,地点从上海、重庆、昆明,变成西安、大连、柳州,如今又传到了包头,地点从地铁变轮渡又变公交车等。版本有“寻找165路公交车上的姑娘”、“宝鸡22路公交情书”、“致榆林13路公交上的某个姑娘”等。难怪连作者周宏翔都无奈地发微博表示:“真的挺生气的……我在公众号会发第二篇写给姑娘的情书《便利店姑娘》,我就看过两天便利店会不会被改成小卖部!

  “看起来是很美的一段浪漫爱情故事,被移花接木到包头成了一则谣言,改天再换到别的城市鼓动人们帮着寻找,这不是很滑稽吗?”网友杨先生说。

   骗感动只为赚取点击量

  “公共关系学中有句话叫‘当谣言走遍世界的时候真理还在穿鞋呢’。公众应该意识到,谣言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不可挽救性和伤害性。”记者采访了我市一位长期从事传媒研究的人士,他认为,当下媒体应该继续保持深度调查和反思质问的优良专业传统。对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加强媒介素养,改变自己对信息接收和传播的态度,在转发消息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考虑是否真实以及是否会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

  记者通过网络了解到,微信抄袭风由来已久,微信公众平台为鼓励原创,今年2月还推出了“原创声明”功能,对微信公众账号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也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但微信营销号抄袭行为仍屡禁不止。网友们每天阅读、转发的大量微信文章里,重复抄袭的内容不胜枚举,真正原创内容少之又少。往往新闻机构需要花费高额成本生产的内容,或者原创作者煞费苦心创作出的文章,很快就会被各种营销号改头换面推送给网友,并因此获取极高的点击量和阅读数,从而赢取商家青睐,获得利益。

  我市网友“”表示,对这种骗取网友的感动赚取点击量的行为很不舒服。网友“平安”倡议:“大家在转发此类文章前要长点心,对于这种无节操的微信营销号应该抵制!”(贾婷婷)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