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增程型“玄武”2弹道导弹
2015年6月3日,韩国宣布成功试射了射程达到500千米的弹道导弹,这是韩国被允许拥有超过“玄武”2导弹300千米射程弹道导弹后,首次证实开发更远程的弹道导弹,媒体普遍认为其实质就是此前韩美谈判中提到的“玄武”2弹道导弹的增程型,外界推测其编号为“玄武”2B。虽然韩国并没公布增程型“玄武”2的近景照片,但由于其是从“玄武”2减少载荷改进而来,因此从“玄武”2的情况可对其性能作出大致分析。
“玄武”2(左侧)与“伊斯坎德尔”M(右侧)非常相似
增程型“玄武”2的发动机并未进行大的改进,因此其导弹外形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仍采用了类似“伊斯坎德尔”的总体设计。从“玄武”2的发射照片可以看出,导弹弹体从中部开始收紧平缓过渡到战斗部,尾部对称布设4副截尖尾翼,以弹长6米为基准,可以从照片大致量算出导弹翼展1.3米,弹径0.8米,弹体长3.6米,而同类的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CMS)弹长3.96米,弹径0.61米,俄“伊斯坎德尔”弹长7.3米,弹径0.92米。可见,从导弹外观体积看,其比ATACMS要大近1/3,而ATCMS射程增程后有300千米,可见其有较大的增程潜力。其外观不仅与俄“伊斯坎德尔”接近,而且尺寸上近似,而“伊斯坎德尔”增程后达到500千米,甚至经过发动机改进可以达到800千米。从导弹总体设计看,韩国在“玄武”2上很可能采用了“伊斯坎德尔”的增程方式,将射程提高到500千米。
从照片来看,“玄武”2战斗部总长2.4米,采用了两级锥体设计,头部呈尖状。由于“玄武”2采用头体结合方式攻击,也就是像美国ATACMS系统那样头体不分离,这使得战斗部设计显得狭长尖锐,这一方面可以为弹头在高速飞行中提供额外的升力,使其飞行更远,另一方面使其在高速旋转再入时减少空气阻力,避免意外的气动干扰,打击更加精确。此外,这种狭长设计与“伊斯坎德尔”的子母弹设计类似,可以最大效率地使用内部空间有效配置子弹,这与韩国在2012年展示中一再强调“玄武”2弹头配置子母弹,可将几十个足球场大的面积夷为平地的说法是一致的,而且韩国军方公布的视频中也特意展示了释放子母弹和攻击目标的镜头。可以看出,“玄武”2B继承了子母弹这一基本载荷类型。这种类型弹头对打击机场、防空阵地及兵力集结地等呈面状分布的轻装甲目标非常有效。
韩国军队发射引进的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CMS),它将与“玄武”2和“玄武”2B等构成多层次战术打击体系
此外,由于韩国在与美国的导弹协调谈判中采用了“权衡原则”,也就是在导弹射程缩短时可加重弹头重量,反之则减轻弹头重量的比例关系。谈判中坚持如果导弹射程只能从300千米提升到500千米,那么他们就要求将导弹弹头载荷提升到一吨,如果美方坚持把射程维持现状,则韩国导弹载荷要超过1.5吨。最终双方商定,韩国弹道导弹射程由原来的300千米延长至800千米,射程800千米的弹道导弹搭载重量限制为500千克。射程低于800千米的弹道导弹可以在减少射程的同时相应增加导弹搭载重量,射程减少至300千米的弹道导弹最高搭载重量为1.5吨。可见,“玄武”2B虽然经过优化改进,但其战斗载荷不可能超过500千克,甚至为短时间内提高射程,很可能将战斗部载荷降低到300千克以下。
“玄武”2(左侧)与“伊斯坎德尔”M(右侧)非常相似
从韩方公布的“玄武”2发射照片可以看出,其采用了矩形发射箱垂直发射,而在发射瞬间导弹周围飞溅出若干密封盖碎片,可见该导弹采用了单筒液压起竖垂直发射系统,其中液压垂直发射吸收了“伊斯坎德尔”的技术,而发射筒密封发射技术则源于美国的ATACMS发射系统。此外,该导弹发射系统采用了与美ATACMS发射箱不同的垂直发射方式,这有利于导弹系统的全方位部署,避免了阵地和射向选择的问题。(本文由《兵器知识》杂志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