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姑娘黄秀娟的鄂尔多斯圆梦之旅
新华网鄂尔多斯8月12日电(记者董璐 姜雪兰)在12日下午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标准弩女子立姿比赛中,来自湖南邵阳的瑶族姑娘黄秀娟以239环的成绩获得一等奖,圆了自己的冠军梦。
黄秀娟今年26岁,这是她第三次参加民族运动会的射弩项目。她告诉记者,自己2007年在广州举办的第八届民族运动会决赛时,曾因最后一支箭差一环而与冠军失之交臂,四年后贵州第九届民族运动会又因身体不适发挥失常,内心一直感到非常遗憾。
除了兴趣之外,没有实现的冠军梦也是她一直坚持不懈练习和参加射弩比赛的原因。“射弩比赛最重要是要心态稳定,否则选手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黄秀娟说,自己最开始接触射弩的时候感觉很难,后来慢慢摸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掌握了一些方法和技巧。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第八届民族运动会起,射弩开始分为民族传统弩和民族标准弩两个组,分别进行竞赛。黄秀娟告诉记者,标准弩一般统一由厂家制造,传统弩的弩和箭则是自己用木头、竹子和羽毛做的,各代表团的都不太一样,但由于传统弩的箭是木制的,很容易受天气潮湿影响。
黄秀娟认为,比赛时最主要是握弩要稳,如果选手握弩时手一直晃肯定会影响发挥,而选手成绩的好坏和弩本身的简单或复杂也关系不大,主要在选手和弩“配合”的好不好,如果选手适应的好再简单的弩也可以打出好成绩。
黄秀娟曾经有一把从初中就伴随着她的弩,但由于使用时间过久去年更换了新的,但她坦言没有原来那把用着顺手。“如果你熟悉了一把弩,即使很久不打,一抓上它就可以找到那种熟悉的感觉,就像亲人一样,”她说。
射弩特别需要锻炼手臂和腿部的力量。为此,黄秀娟每天要做3组俯卧撑,每组20个,还会将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挂在弩的前面端两分钟至四分钟的时间。“有时候端完感觉手都不是自己的了,酸得要命,”虽然抱怨着训练的种种辛苦,但这位瑶族姑娘的脸上却洋溢着微笑,这是因为她真心热爱着这项体育运动。
鄂尔多斯的气候和黄秀娟的家乡差别很大,她坦言来了之后有些不适应。“太干燥了,”她说。然而,也正是这座她第一次踏足的城市给她圆了她由来已久的冠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