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饱满深情的笔触传递正能量

20.11.2015  09:3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我始终怀着虔诚学习的想法,尽力与人民心贴心,体会他们的美丽、脆弱、善良、柔软、真诚、朴素,甚至尴尬和困苦等,经过漫长的采风和构思,我创作出长篇小说《潮色年华》,去展现城市边缘风华正茂、心怀理想、坦诚做人、努力打拼的一群人和他们成长的励志故事,鼓舞年轻人勤奋学习、务实行动建设美好家园。

  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大动荡年代的革命先烈们,心怀救国大梦,为救国家大义捐躯。丰碑刻宇宙,仁义天地间。浮生浮世,恍若一梦,他们在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时期,为了中华民族革命的胜利和成功,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梦想和憧憬,用责任、担当、行动书写了热爱人民的一曲壮歌。他们感动我、激励我、鼓舞我,是我的长篇小说《浮生浮世》的原动力。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习总书记对于文艺工作者意味深长的讲话,对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来说,是一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文学艺术修养,修炼道德品质博大精深的学习教材。我作为一名默默无闻的作者,今后要以更加踏实的态度、坦诚的心地、饱满的情怀、真情的笔触,以一颗赤诚之心,在修德、怀仁、信义、礼让、守己诸方面虚心学习,厚德做人,在幅员辽阔、文化艺术多元、故事丰富多样的内蒙古大地上,为构建和谐社会,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宗旨,贴近人民心声,融入人民生活,遵循文学艺术的创作规律,全身心投入,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审美艺术,给人以精神启迪,传递正能量的文学作品。(郑茂文)

  (作者系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