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闲不住的手” 包头市行政审批改革落地有声

24.07.2015  11:22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以简政放权为核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精简审批事项、优化服务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释放了市场活力,推动了政府管理的创新。

  “包头简政放权,既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部署,也是发展形势逼出来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王中和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管住政府‘闲不住的手’,让每一个市场主体地位平等,充分竞争,把市场每个细胞的活力激发出来。”

   简政放权

   “激活市场每一个细胞的活力”

  精简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是管住“闲不住的手”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包头对市级原269项审批事项进行清理,保留43项、取消或暂缓执行118项、下放68项,精简幅度达84%;另一方面,对国家和自治区下放的116项审批事项进行梳理,市级承接21项,下放到旗县区19项,取消76项。

  在精简审批事项时,包头秉持三个原则:一是国务院、自治区取消的,包头同步取消;二是能由市场配置资源、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的全部取消;三是下放到旗县区更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提高行政效能的坚决下放。

  “商务局的‘商业网点和市场建设审批’,商业网点建设完全是市场行为,哪用得着政府审批,我们果断取消。”包头市副市长路智说,“再如水务局的‘河道内采砂审批’,包头这么大范围内有这么多河道,市本级肯定不如每一条河道所在的旗县区了解采砂情况,所以坚决下放。”

  为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包头市建立了15大类100项投资领域负面清单,其中限制类52项、禁止类48项,清单之外的投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度。同时,工商注册登记更加便利,通过推行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等多项措施,进一步降低了市场门槛,简化了注册环节。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包头全市新注册企业3785户,注册资本约1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2%和33.3%。“由此看出,简政放权,政府从不该管的领域退出,大大释放了市场的活力,优化了投资发展环境。”王中和说。

   加强监管

   从“重审批轻监管”到“宽准入严监管”

  “市场准入条件放宽了,但我们今后肯定会面临政府监管力度加大的压力。”内蒙古小尾羊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比如,营业执照年检取消了,不用去工商登记窗口排队年检了,但要进行网上申报,今年就多次接到工商的电话和短信提醒做好网上申报。”小尾羊公司所经历的变化,正是包头市政府职能从“重审批轻监管”向“宽准入严监管”的转变。

  包头市市长包钢说:“简政放权并不是要让市场出现真空地带,而是要‘放而不乱、活而有序’,因而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不可或缺。”

  为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包头市建立了工商登记信息网上推送和监管平台,整合21个市直部门审批与监管信息,市场主体取得营业执照的同时,信息平台第一时间告知下游的许可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和监管;组建市场监管局和市场综合执法稽查队伍,将机构、人员、工作重心向市场监管领域倾斜;同时,包头正在建立中介服务项目、资质资格、收费依据和标准等制度,切断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利益关联……

  加强监管,一方面是对市场秩序的监管;另一方面是对部门审批权力的监管。

  对此,包头已对43项审批事项全面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审批与监管,并推行“网上行政审批电子印章”,有效遏制了行政审批事项“两头办理、体外循环”。此外,包头市对本轮改革涉及的42个市级部门、269项行政许可事项的监管责任进行梳理,正在制定责任清单和监管办法。

  走进青山区政务中心的电子监察室,巨大的LED显示屏上有一个区直部门的“黄牌”警告不停闪烁。“这是因为有对这一部门的投诉件快到期了,但还没得到处理,系统发出警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包头为规范行政审批权建立的全市统一电子监察系统,对审批及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超时限、违反审批程序等风险点实时监控,并发出“黄牌”“红牌”等监察预警纠错信号。

  除了电子监控,包头还建立了行政审批倒查机制,定期对各部门落实简政放权情况进行倒查、考核,防止行政审批“不作为”“乱作为”甚至腐败行为的发生。

   提升服务

   “一减一加之间成效立显”

  包头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宽敞明亮,从个人的护照办理,到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再到政府采购招投标,都可以在这里完成。这是包头“优化服务”理念的现实载体。

  如今,包头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市、县直属部门都成立了行政审批科,将分散在各科室的审批职能集中到审批科,并进驻政务中心。部门负责人将审批权彻底授予审批科长,不直接参与审批签字,并启用了“行政审批专用章”,规范审批行为。公积金、劳动保险、户籍办理等量大面广、群众高度关注的57项便民事项都可在政务中心办理。

  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服务不仅便民,而且高效。在临时身份证办理窗口,市民冉先生刚好来办理业务,记者注意到从其提交材料申请到临时身份证的“出炉”,整个过程只有5分钟左右,而在以前,没有3天下不来。

  政府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对企业相关项目的审批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以工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为例,改革前涉及15个部门的20项审批,需360个工作日完成;改革后,简化为涉及7个部门的8项审批,只需要29个工作日。

  行政审批改革节省的不仅是时间,更是经济成本。包头大幅压缩行政事业性收费,收费项目从85项减少到40项,每年为企业和群众减轻负担6000多万元。万郡房地产公司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据测算,仅区域性评估评价,我公司就因为‘1+4’审批模式而节省了100多万元,还少了半年多时间。”

  公司负责人提到的包头市房地产开发项目“1+4”审批模式,“1”指的是由政府出资委托规划部门牵头,完成区域性环评、水评、能评、地震安全评价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房地产开发地震环评为例,包头市政府出资完成了《新都市中心区域核心区19平方公里区域性地震环评报告》并免费提供给企业,意味着企业在新都市中心这19平方公里开发房地产项目都无需再做地震环评,仅这一项就至少为每家企业节省10万元,而过去每一家投资企业都要做一次地震环评报告。“4”则是并联审批,将过去繁杂的审批环节简化为用地审批、规划审批、施工许可、预售许可联合验收及产权办证4个环节,整个审批过程减少了141个工作日。

  “这样的审批模式,也是‘鱼多吃’,环评、水评等报告都由政府出资组织完成,中介机构自然没有了市场,避免了中介机构从中的不合理谋利。”包钢说,“行政审批改革减去的是企业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增加的是政府服务能力提升和发展环境的优化。一减一加之间成效立显。”(人民日报记者赵兵)

[责任编辑 哈丽琴 ]